2024年恰逢萧友梅博士诞辰140周年,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我们共同瞻仰先贤事迹。传承先辈精神。
萧友梅
(1884年1月7日—1940年12月31日)
萧友梅,字思鹤,又字雪朋,广东香山(今中山市)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和开拓者,理论家、作曲家。5岁随父移居澳门,1901年留学日本,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并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音乐。1906年加入同盟会,1912年被任命为总统秘书。后赴德国莱比锡音乐学院和莱比锡大学学习,获音乐博士学位。1920年回国,在北京任教。1927年与蔡元培等人创办国立音乐院,并主持校政。
萧友梅一生作有声乐、器乐作品近百首,音乐著述七十余种。在国立音专,萧友梅展现了其旨在促进整个国民音乐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教育思想、自觉肩负起为国家的音乐教育事业而奋斗的高尚情操和杰出的办学才能。
萧友梅是我国近现代音乐史上首位在国外获得博士学位的音乐家。他在北大创立了我国近代第一个专业音乐教育机构———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最早投身西方音乐理论及技法的译介工作,后来更是协助蔡元培在上海创立了中国最早的高等专业音乐学府———国立音乐院,为我国近现代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做出了开创性和奠基性的探索,功勋卓著。(博士论文)他开创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若干个“第一”:在日本留学期间发表《音乐概说》一文,第一次向中国学人介绍西洋音乐通论,为国人的现代音乐启蒙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创作了第一部室内乐作品;已知作曲家创作的第一首军乐作品;中国第一首大提琴曲,目前被发现最早的中国人创作的管弦乐作品等。
中国第一位留德音乐博士
“中国人民是非常富于音乐性的,中国乐器如果依照欧洲技术加以完善,也是具备继续发展的可能性的,因此我希望将来有一天会给中国引进统一的记谱法与和声,那在旋律上那么丰富的中国音乐将会迎来一个发展的新时代,在保留中国情思的前提下获得古乐的新生,这种音乐在中国人民中间已经成为一笔财产而且要永远成为一笔财产。”
——萧友梅《至17世纪的中国乐队史研究》(博士论文),1916年6月
1899年,萧友梅入广州时敏学堂,两年后由学堂堂长率领自费留日。先入东京高师附中,同时在东京音乐学校学习声乐、钢琴。1906年获广东省官费留学名额后,入东京帝国文科大学哲学系攻读教育学,并继续东京音乐学校的学业。同年经孙中山先生介绍入同盟会。1909年在帝国文科大学毕业后回国,参加清政府为留日学生举行的毕业“殿试”,中“文科”举人,翌年被清政府委派为学部视事。
1912年秋再次获官费赴德留学,同时就读于莱比锡大学和莱比锡皇家音乐学院,并于1916年秋以第一篇出自国人之手的系统研究我国民族乐队历史的专论——《至17世纪的中国乐队历史研究》获莱比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若干西洋音乐体裁首作的中国作曲家
“一个家庭里头,如果有几个人爱音乐的,这个家庭就不至有赌博之患;一个社会里头如果爱音乐的团体多,别样坏风俗自然就可以减少了。古语说‘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就是这个道理。”
——萧友梅《关于国民音乐会的谈话》,1923年
作为作曲家,萧友梅的创作时期可大致划为“德国留学时期”( 1913-1920) 、“北京任教时期”( 1920-1927) ,“上海国立音专时期”( 1927-1940) 。创作体裁包括了独唱、重唱、合唱等声乐作品,和钢琴独奏、大提琴与钢琴、弦乐四重奏铜管合奏、管弦乐合奏等器乐作品。
在萧友梅留德期间创作的器乐作品中,1916年 2 月所作献给朵拉·冯·莫伦多尔夫小姐的《小夜曲》是我国第一部弦乐四重奏;作曲家在世时唯一公开发表的《秋思》是中国作曲家所作的第一首大提琴曲。这首1930年发表在《乐艺》杂志第三号上的作品,以鲜明的个性与成熟的音乐语言在那批1916年创作的器乐曲中独树一帜。《秋思》发表时虽然注明是“附大提琴补足调”,实际上作者最初却称之为《冬夜梦无词曲》(仲吕软调,大提琴用洋琴伴奏)
钢琴曲——附大提琴补足调《秋思》(Op.28)的创意新颖、乐思完整,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旋律写作,钢琴与大提琴的旋律线条虽主要建构于欧洲大小调式,但在展开过程中却又不时浮现出五声性的音调;同时,模仿复调手法、对比复调手法同主调音乐的写法交替使用,使钢琴声部与大提琴“补足调”之间的关系显得水乳交融,
来源:2010年10月28日,上海音乐厅,星期广播音乐会,霓裳卿云谱华章——萧友梅纪念音乐会。
大提琴:曹敏 钢琴:江晨
1922 年、1923 年萧友梅与易韦斋合作、分别推出的《今乐初集》《新歌初集》,是我国最早出版的两本为中等以上学校或中学的唱歌教本;。收入《今乐初集》的独唱歌曲《问》,是萧友梅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这是一首具有典型德奥风格的艺术歌曲。歌词具备中国传统诗词的意境与音韵之美,句尾的三个叠字,令人不禁联想起陆游《钗头凤》中的痛彻心花:扉与难解愁绪,由秋之花蕊联想到波澜尘世,将潺潺流水比喻为易逝年华。反复出现的下行音调生动表现出悲叹无奈的心情,随后连续上行的音型形成的音乐高潮,道出作曲家对人生意义的反思拷问以及面对世道沧桑的忧虑和感慨。1992年7月,此曲入选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独唱歌曲。
来源:2017年中国艺术歌曲百年廖昌永独唱音乐会,艺术人文频道《纵横经典》栏目
拉开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批抗战救亡歌曲创作的序幕
1924年5月4日首刊于《晨报副刊》第三版的《五四纪念爱国歌》,是国内最早讴歌“五四运动”的曲作。与此同时,萧友梅还密切关注国家时局,并创作爱国歌曲。
自1928年“五三惨案”发生后,萧友梅主持、带领国立音乐院师生创作了《国难歌》、《国民革命歌》、《国耻》等8首爱国歌曲,编辑出版了爱国特刊《革命与国耻》,拉开了中国近代音乐史上第一批抗战救亡歌曲创作的序幕。
“九一八”事变发生后的五天,国立音专师生在学校礼堂正式成立“国立音专抗日救国会”,通过组织大纲及宣言、代电,并选出干事会和交际代表。萧友梅谱写了《从军歌》,支持音专师生成立“抗日会”,并为东北义勇军募捐演出,带领音专师生积极践行爱国理想,将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与国家、民族的生死存亡紧密联系一起,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与忧患意识。
创建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
“……音乐一科居美术重要地位,欧美各国多由国家设立学院以实行其高等音乐教育,我国府大学院成立,因亦设立音乐院于沪上,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
——1927年11月2日《申报》刊出“国立音乐院招生”
1920年初萧友梅回国后,先任教育部编审员兼北京高师附属实验小学主任。次年受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之请,任该校讲师及所属音乐研究会导师,并与赵元任等发起成立乐友社。同年兼任北京女子高师音乐体育科;分科后任音乐科主任,为我国大专院校第一个音乐系科的设置立下了头功。1922年北大将所属音乐研究会改组为附设音乐传习所后,他又同时应聘为这所我国第一个具有相对独立性的高等音乐教育机构的教务主任。
1927年秋,在蔡元培支持下,萧友梅赴上海筹建我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专业音乐教育学府——国立音乐院。成立后任教务主任兼理论作曲组主任,同年冬任代理院长。
作为第一个正式的音乐专门学校,国立音乐院拓荒式的音乐教育制度,一方面终结了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空缺的落后局面,掀开了独立建制高等音乐院校培养音乐专门人才的篇章;另一方面,作为成熟而可复制、可推广的模本,为之后出现的其他音乐教育机构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和参考的典范。
1927年建院之初,按学制分为预科、本科、专修科、研究科及各项选科;设理论作曲、钢琴、小提琴及声乐四系。1929年,国立音乐院在变更为国立音专之后,调整为预科、本科、师范科及选科,至1937年度,演进为设本科、研究班、附设高中部的“本部”,与设师范科、本科师范的“师范部”,以及选科、额外选科及补习班;按专业划分,从1929年度的理论作曲、钢琴、提琴及声乐逐步拓展到1937年度的理论作曲、键盘乐器、乐队乐器、声乐、国乐五组。开设了乐理、视唱、练耳、合唱、语音、和声、领略法、语文、英文等音乐共同课及文化课;在教学管理上,实行主科、副科、共同必修科、选修科相结合,学分制与升级制相结合的制度,以及鼓励先进的奖学制度。可以看出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1927—1937)全面系统地参考借鉴了欧美专业音乐教育的成功经验,主要表现在学制结构、科组设置以及课程安排等方面,而这种师法西方创设的中国高等专业音乐教育的人才培养制度为之后国内其他专业音乐教育机构的办学提供了值得参考的范本。
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1927—1937年间培养的大批音乐专才,为全国的各类音乐机构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和先进的思想理念,这些人才走上演艺、教学、研究和行政等乐界岗位,成为我国近现代音乐事业发展的中坚力量;我国近代自主培养的第一代音乐大家中,无论是理论作曲领域,歌唱演奏领域,还是音乐教育领域中,有很大一部分均出自这里,他们在后来设立的其他音乐教育机构中,将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1927—1937)成熟的办学理念、良好校风、理论体系、艺术技能进行复制、推广和再创新,在国内音乐人才培养方面发挥着典型示范和引导带领的作用。
国立音乐院的成立在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标志着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高等音乐学府的诞生。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专十年的办学成果体现了其“一方输入世界音乐,一方从事整理国乐,期趋向于大同,而培植国民美与和的神志及其艺术”的立校宗旨顺应了高等教育开放发展的大势,为学校十年高等音乐教育制度建设的发展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同时,也成为学校十年间取得开拓性的丰硕办学成果的重要保证。历经实践检验、逐步成熟完善的科组体系,大批优秀音乐专门人才的培养,无不显示学校从初创之日起,就以兼容并包的气度、探索音乐教育的开放发展之路,其办学思路和格局,率同时代音乐学院之先,为之后国内其他音乐教育机构的创办提供了遵循模式。
萧友梅自1929年国立音乐院改制为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后留任校长,直至1940年辞世。
1990年,陈聆群、齐毓怡、戴鹏海合编了《萧友梅音乐文集》,其中收录了萧友梅自1907年至1940年散见于国内外有关书谱、报刊的音乐论文、短论、序言、讲演稿及教材等计56篇。2007年,为纪念建校80周年,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出版社相继出版了《萧友梅全集(第一卷):文论专著》,其中收辑萧友梅自1907年至1940年间写作和发表的文论专著五十八篇(部),以各篇(部)著述写作或发表先后编次;《萧友梅全集(第二卷):音乐作品》,收辑萧友梅自1916年以来写作和发表的音乐作品116首(部)。
2008年秋,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图书馆正式启动"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项目,以工作坊形式,全面开展特色文献建设。先后典藏了 50 多位作曲家的200 多份手稿、筹办《萧友梅先生作品手稿研究———纪念萧友梅先生逝世 70 周年》(钱仁平、肖阳撰文《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数字化保存的实践与思考———以《萧友梅档案》为例》)等多位华人作曲家手稿研究展览、研讨,由上海、台北、华盛顿的专家、学者组成工作团队,共同探讨,逐步建立起一套既遵循国际先进手稿典藏标准的流程与机制,又具有上音乃至中国特色的手稿档案保存标准与措施,对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图书馆多年来累积的一大批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的经典音乐作品手稿进行分批典藏与数字化保存,开启了大陆学术界对华人作曲家手稿典藏与研究的新视野,受到来自国内外音乐图书馆学术界的热烈回应。
2020年,出版的《萧友梅画传》以《萧友梅自编影集》和上音图书馆所藏的萧友梅原始档案为基础,采用以图片为主,文字为辅,通过萧友梅各个时期的照片,以及手稿、文件、证书、书信、出版物乃至实物等图片,以生动还原展现出萧友梅为中国音乐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伟大一生。
2022年,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应文物出版社邀请,共同参与《百年巨匠》上音系列丛书编写工作,由音乐学系主任王丹丹教授牵头邀请四位中青年学者主笔,以当下上音人的视角,进行学术性与生动性兼具的解读,展现三位上音大师萧友梅、黄自、贺绿汀同国家民族、同历史文化、同当代世界、同20世纪风云激荡,同人民的命运紧密相连的艺术成就。金桥副教授撰写的萧友梅卷从“大历史观”的视角出发,将坚实的史学材料与生动的文学语言相融合,立体还原了中国新音乐创作的先行者、专业音乐教育的奠基人、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开拓者——萧友梅博士传奇般的一生;描绘他以自己瘦削的身躯和坚忍不拔、愈挫愈勇的性格,集结志同道合者推动时代的车轮向前,开启了中国第一所独立建制的国立高等音乐学府的人才培养之路。他的清平一生,“辛勤卅载,披荆只手,乘风万里,满路豺狼,满天霜雪,满门桃李”;他的艺术实践,折射出近代中国社会新陈代谢、艰难前行的恢宏历史画卷。
2023年,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图书馆典藏大系推出《萧友梅音乐作品手稿集(影印版)》。本书收辑萧友梅自1916年以来的音乐作品手稿15首(部),以各首(部)作品写作或发表、刊印的先后编次,不能确定其写作时间的则置于最后。为保存和展示作者所写作的音乐作品手稿的历史原貌,本书将其作品的手稿、抄稿等均以原件为据影印刊出。凡手稿或抄稿中原有的笔误、改动或未写定的笔迹,本书均以原件存真为原则而不作任何改动,只在必要时予以说明。
萧友梅博士是才华横溢的专业音乐家,又是热血沸腾的忠诚爱国者,在20世纪较为动荡不安的艰难时期,能够把握时代脉搏跳动的韵律,胸怀民族音乐发展的志向,以独到前瞻的宏大格局,坚韧务实的踏实作风,奠基中国专业音乐教育,推动中华民族音乐艺术的高质发展,是近百年上音历史中无可争议的巨匠。我们永远怀念他!
来源:党委宣传部(校史馆)
资料整理:肖阳、聂晓燕、赵凯
学术指导:金桥
编辑:唐天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