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2023上海当代音乐节开幕式暨交响作品音乐会”在上海隆重举行。夜幕下的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华灯璀璨,著名指挥家张国勇携宁波交响乐团,与著名演奏家何也墨、陆轶文等倾力上演了一场浪漫壮观的音乐节开幕音乐会。
2023上海当代音乐节开幕式
2023 SHCMF Opening Ceremony
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裴小倩在音乐节开幕式上致辞。她强调,上海当代音乐节秉承“上海·世界·当代·未来”的宗旨,意在展示国内外作曲家的精品佳作,促进国际音乐文化交流,推出具有民族性、时代性、前沿性、探索性的原创音乐作品,打造优秀青年音乐家展现才华的高端平台。她对本届音乐节的主要活动进行了介绍,并回顾了上海音乐学院九十六年办学历程中对于中国现当代音乐发展的贡献。她指出,一年一度的上海当代音乐节将继续坚持高品质的音乐创作与实践,不断向国际一流音乐节迈进,为文化强国战略、为当代音乐的繁荣发展贡献上音力量。
交响作品音乐会
Concert of Orchestral Works
本场音乐会演绎了芬兰作曲家马格努斯·林德伯格和中国作曲家许舒亚、叶小纲、何训田、陈其钢五位具有国际影响力作曲家的五部作品,每部作品各具风格、音响精妙、理趣不凡。
音乐会以著名作曲家、上音教授许舒亚的《涅槃》——为管弦乐队而作(2000)开场。作曲家曾谈到,“当我创作这部作品时,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出现西藏的天籁之声。那种空旷原野的纯净、地谷气氛的神秘和从天上飘来的遥远旋律,常常在忧郁中传来甜美、空灵中传来朴素”。在这部作品中,作曲家强调音响的观念,以两个素材构成静和动的逻辑关系,牵引着聆听者的心灵和灵魂,感受“涅磐”的境界。
许舒亚《涅槃》——为管弦乐队而作
第二部作品《海天音诗》——为乐队而作(2019)由著名作曲家、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香港中文大学(深圳)音乐学院院长、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叶小纲所创作。该作品为交响诗体裁,单乐章的结构形式给予作品更为自由、广阔的空间。作曲家以“海洋”为核心素材,大开大合地刻画了浪漫壮丽的海天景色。叶小纲曾谈到“在创作过程中,想到了很多音乐史上以海洋为主题的名作”,但作曲家本人仍以强烈个性化的音乐处理手法,描绘了饱含东方意蕴的海天音画。
叶小纲《海天音诗》——为乐队而作
第三部作品为著名作曲家马格努斯·林德伯格的《小夜曲》——为管弦乐队而作(2020)的亚洲首演。这部作品饱含作曲家深层次的构思,狂野的小夜曲展现了指挥深厚的功底和交响乐团精湛的技艺。整首作品以缓慢流动的音乐为主基调,在其之下暗流涌动或明或暗、或急或徐。作品传达出一种夜晚的特质,音乐犹如星月争辉的夜晚,漫天星光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马格努斯·林德伯格《小夜曲》——为管弦乐队而作
第四部作品《空之舞》——为单簧管与管弦乐队(2011),是著名作曲家、上音教授何训田所创作。这部作品由单簧管演奏家、上音副教授何也墨担任独奏。作品采用结构流作曲法创作而成,传递了“无中心无主次,互为中心互为主次”的结构流思维。作曲家谈及所谓空之舞,“空之舞即光之舞,光之舞即十方之舞,十方之舞即万象之舞,万象之舞即色之舞”。作曲家的创作体现了其对于宇宙万物的思考,作品的音高结构构思精妙,在细节上做到极致,全曲共1861小节,不间断连续演奏,给予聆听者无限的思考。
何训田《空之舞》——为单簧管与管弦乐队
音乐会以著名作曲家陈其钢的《逝去的时光》——为二胡与大型管弦乐队而作(2001)压轴。由著名二胡演奏家、上音青年教师陆轶文担任独奏,陆轶文还曾获中国音乐最高奖——金钟奖与文华奖双金奖。这首二胡协奏曲选用中国传统古琴曲《梅花三弄》的旋律为核心素材,作品始终在多调与无调中游离,节奏和速度多变,包含大量的泛音尤其是快速进行中的自然泛音,幅度和音域极宽。这首高难度的二胡协奏曲是作曲家继承并发扬我国传统文化精华,以极其简洁的艺术形式进行个性化处理,使得作品承载了深厚的艺术思想。
陈其钢《逝去的时光》——为二胡与大型管弦乐队而作
时隔一年, 翘首以待的“2023上海当代音乐节”重磅回归。音乐节致力于促进中外文化交流,推动中国当代音乐的繁荣发展。在展现国际杰出当代作曲家作品的同时,更注重推出中国当代作曲家的优秀作品,弘扬民族音乐,为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贡献力量。当晚的音乐会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反响和高度赞誉,掌声经久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