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党上下学习宣传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上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大思政课”指示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加强深化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近年来,持续重视课程建设,加强教师教学创新能力培养和课程思政建设,将本科课程建设的优质成果和资源转化为课堂教学改革的动能,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推动教学改革创新走深走实,产出一批成果——获上海市教育教学成果奖数量取得历史性突破,获批上海市课程思政示范中心,一批教学研究项目获国家级、省部级立项,学校不断探索“音乐思政”的有效经验。
上音聚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主题,探索“教创演研”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精心挑选四门优质课程,于4月25日上午,在贺绿汀音乐厅通过现场及直播的形式,面向校内师生及社会各界进行教学展示。本次教学展示同样是推动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一次尝试和探索,并启动上海市级课程思政中心建设,构建新时代“大思政课”。
院党委书记裴小倩,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徐卫,党委副书记曹荣瑞出席,党委常委、副院长刘英,市教委德育处处长朱敏致辞。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教工部部长郭恺主持展示活动。各职能部处和二级院系负责人、师生代表线上线下参与,线上观摩人数达2.2万人次。
本次展示的四门课程,有获全国“黄大年式”教学团队的课程,有获上海课程思政特等奖、一等奖的课程,也有获国际最顶尖音乐赛事教学团队的课程,通过集中展示,浓缩了上音课程思政方面的教学成果。
课程1
《本真与前卫的对话——中华民族文化符号的渊源与未来》
本真与前卫的对话,是一次融合当代作曲思维、打击乐剧场表演、音乐理论研究、多媒体创作和原生态展示的跨学科合作。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主任杨茹文作为负责人介绍了现打系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的核心理念。作曲家张旭儒娓娓道来创作背景故事,结合现代器乐与打击乐系师生的同台演绎,呈现出挖掘并保护我国少数民族音乐符号的沉浸式现场教学。
课程2
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国际一流中提琴演奏人才——《独奏(中提琴)》
管弦系党总支书记盛利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主持的《独奏(中提琴)》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研究生教育)综合专业组二等奖。本次展示中,他将专业课堂搬上舞台,通过对作品的深入分析及演奏技术的精准指导,使学生在演绎中国作品的同时加深对民族自信与强国文化的理解。
课程3
“典”亮新时代-音乐科技视野下中国传统音乐的创新性应用与表达——《音乐科技设计》
民族音乐系副主任刘灏的《音乐科技设计》课程,自开设以来一直着眼于将传统音乐思政教育与人工智能音乐科技技术相融合。紧抓交叉学科的特点,重视科技强国指导方针,以课程思政为主抓手,增强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培育当代青年的责任担当与历史使命感。他向我们展示了课程教学的三个主要模块:中国传统文化传播、社会人文服务实践及交叉学科融合探索,分别对标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本质、协同育人的理念和科学创新的思维模式。本课程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人文艺术组一等奖。
课程4
上音红色原创音乐剧在排演教学中的思政价值和传播效应——《音乐剧剧目排演》课程的教学创新探索与实践
《音乐剧剧目排演》获首届上海市课程思政教学设计展示活动人文艺术组特等奖。音乐戏剧系主任安栋阐释了该课程的思政价值:结合上音重大文艺创作,将剧目创作、排演实践、课程建设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紧扣主题教育中“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强化专业课教学水平的同时,充分彰显思政育人成效。教学展示中,安老师对红色题材原创剧目《忠诚》中两个片段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并由音乐戏剧系学生进行现场排演展示,结合灯光舞美效果,呈现出美仑美奂的精彩演出。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本次教学展示活动希望通过充分发挥这四门优质课程的示范引领作用,带动更多教师积极参与,树立课程建设新理念,优化教学理念、内容、方法和手段,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将课程思政融入专业课程教育,推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为培养拔尖的音乐专业人才提供“上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