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音院长廖昌永专程来看望这位远道归来的老同学、老朋友,廖院长在门外驻足了许久,不愿打扰这节难得的大师课,但又迫切想要赶来道一声“感谢”。回归上音,是王健和上音一次真挚而热烈的双向奔赴。
“回到母校真幸福”
去年年底,大提琴演奏家王健作为上音海外高层次引进人才,正式成为上音管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为活跃在国内外一流古典音乐领域的资深艺术家和教育家,王健对古典音乐表演人才的教育、成长、历练、实践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独到的见解。
王健坦言,回国任教的想法也是近几年才开始考虑的,起初是收到美国音乐院校的邀请,但是发现其中一大半是中国学生。加之父母年迈,希望能有时间多陪伴老人。他表示,“如果回国任教,上音肯定是第一选择。”
这次抵沪第二天,他就迫不及待来到母校。看到上音汾阳路、淮海路校区如今正在推进整体校区提升工程,不日将以更精致典雅的面貌面向师生、面向社会,王健感慨万千。
“变化太大了,校区越来越漂亮。即便不在国内,也时刻能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能够回到母校任教真的很幸福。”说这话时,王健眼里带着笑。
王健的首批学生共8人,涵盖从附中到研究生各个阶段,年龄最小的仅14岁。
王健对裘智宇、杨凌进行授课指导
昨天第一位上课的同学是上音附中高一学生裘智宇,2018年即获得第七届全国大提琴比赛少年组第一名,他上课的作品普朗克的《大提琴奏鸣曲》,也是今年即将参加的国际音乐比赛曲目之一;紧接着是他的同学杨凌,2019年匈牙利音乐比赛大提琴第一名,他的上课作品《绿魔之舞》,是校内演奏会的其中一曲。而刚刚获得第十一届柴可夫斯基青少年音乐比赛大提琴组第三名的文成月也坐在一旁。
在王健看来,随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巨大发展以及国内外音乐交流日益频繁,现在上音学生对音乐的掌握非常全面,整体比较完善,他拿自己当年做比较,“我们那时候学习的曲子不多,进度相对比较慢;而现在的孩子程度非常深,小小年纪已经可以演奏大量高难度的作品。”
虽然从去年11月份已经在网上开始给同学们上课,但王健认为,网络的时空距离始终不及面对面教学更真切,正式对他们的教学培养是从线下第一堂课开始。
“他们都在找自己的路,我能给他们的是,告诉他们前面是什么样的,他们将要抵达的那个地方是什么样子。他们可以走得更远。”
昨天上课的裘智宇、杨凌和文成月都是颇具音乐天赋的少年,在国内外比赛斩获各类奖项。如今一边紧锣密鼓备赛,一边加紧文化课学习,文成月上课前还在赶文化课作业。
文成月(右一)与上音校友获奖合影
这个阶段不仅是生命发展的重要时期,更是专业成长最关键的阶段。用王健的话来说,这些天赋少年“逐渐从‘无知觉’到‘有知觉’,从无意识到逐渐形成自己的认知,会面临很多困难。比如突然发现,以往不用去想就会拉的内容,一瞬间都不会了。
1984年,年仅16岁的王健刚到美国求学时,历经各种艰难。回想起这个阶段,他表示,这也是艺术人才成长过程中较为普遍的现象。如今,我们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注意到这一点,并帮助他们度过学习上的难关。“最根本的办法,就是启发他们自己去改善自己,自主思考,自我熏陶。”
“你想拉成什么感觉?”“雄壮的。”“好,那就雄壮的。音乐没有对错。”王健对杨凌说,而当杨凌问他“结尾是否应该以疑问的方式处理”时,王健若有所思地回答,“你觉得呢?你坚信不疑的才是最正确的答案。”
不断提问,不断启发,不断肯定,不断鼓励……这是王健的教学方法。
李继武教授昨天全程旁听课程,对王健老师的教学表示赞赏。
他介绍说,目前8名学生经过了严格筛选,大家都期待着王健教授的专业课。昨天高度浓缩的连续六节课,从基本训练到音乐表达与理解,细致入微,立竿见影,学生们是非常幸运的。“从王健的教学中感受到未来大提琴的发展趋势。我们谈得最多的是如何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演出机会,构建审美取向,养成精益求精的艺术态度。”
上音组织部部长、人才办主任、人事处处长郭恺表示,上音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海市人才工作会议精神,积极响应上海建设世界级“高水平人才高地”的号召,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加速对接国家和上海文化发展战略,聚天下“音”才而用之,加快持续推进学校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动能,打造与一流学科建设相匹配的师资人才队伍。对王健教授的引进将为上音弦乐学科及相关专业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国际合作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有利于不断拓展中国大提琴学科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助力上海国际文化大都市的建设,策应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大战略。
从上音走出去,如今重返上音。王健感受到上音在音乐教育上的理念和方法,始终是领先的。
王健表示,上音的传承一方面是精神上的延续,对专业的孜孜以求,而另一方面是创新,创新在于尝试不同的方法。作为一名教师,就是要探寻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让学生们点燃自己,迸发出内心真挚的火苗。
“艺术本身是独一无二的,一代一代薪火相传,要激发他们自己的音乐。音乐是学不来的,而是要从心出发,触发自己的心声,是灵魂深处刻骨铭心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