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音乐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持续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和毅庄诚”的校训和“办一流音乐教育,创国际先进水平”的目标,致力于培养“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在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5周年及音乐学系建系40周年的历史节点,音乐学系开展了音乐学术季“秋·融”系列学术活动,紧跟时代步伐、谱写红色经典,努力做强学生优秀作品展示平台,发扬着“重视基础、严格教学、精于实践”的教学传统,进一步发挥上音国际视野与优势,产出更多优质教育成果,助力“双一流”建设,为我国音乐高等教育事业作出上音贡献。
该系列学术活动包括中国古谱研究研讨会、江南文化历史中的传统音乐学术研讨、第15届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音乐学学术论坛、艺术学专家讲坛、音乐学系本科优秀学期论文宣讲展示报告会及对话塔拉斯金系列读书会等,共计35场讲座。
中国古谱学研讨会暨2022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课题组第一次工作会议在线上线下同步展开。在《中国传统音乐古谱研究》重大项目的助推下,围绕唐代、宋代、明清时期的古代乐谱以及古琴谱相关的研讨会正式召开。此次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属上海音乐学院“建校95周年·艺术学研究学术周”以及音乐学系系庆40周年系列活动。
学术研讨会邀请了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李宏锋研究员、林晨副研究员,中央音乐学院章华英教授,武汉音乐学院郑荣达教授,西安音乐学院程天健教授,宁波大学音乐学院赵玉卿教授,湖州师范学院的漆明镜教授,四川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吕畅副教授,华中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徐海准副教授,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张晓东老师,全南大学在读博士生董铭,研讨会发起组织者赵维平教授,我院应有勤研究员、戴微教授、杨赛研究员、吴洁老师、在读研究生刘阳参加了会议。应有勤研究员进行了主旨讲座《<敦煌乐谱>间奏剥离后的主旋律——解译敦煌乐谱的最后一把钥匙》,16位学者发言,就流失于域外的古乐谱、宋代以来的俗字谱和工尺谱、明清时期的古乐谱、古琴谱及古谱诗词研究等多个领域对于古乐谱的研究展开了论述与研讨。
乐谱是音乐信息的载体,是音乐呈现的直接依据,对于乐谱的形态学研究是我院办学宗旨中“从事整理国乐”的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次会议的展开无论是对于推动上音的学术科研进程,还是推动国家传统优秀文化传承与发展,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对中国传统文化与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视与强调,由上海音乐学院2021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团队建设•新时代中国音乐文化传承与创新团队主办,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音乐非遗保护与研究中心和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共同承办的“江南文化历史中的传统音乐”学术研讨、论文征选与交流论坛系列活动,于2022年11月18日-19日线上召开。
该活动集专家主题发言、青年论坛与论文征选对谈于一体,是中国传统音乐领域重要学术盛会之一。会议邀请到著名专家学者作主题发言,青年论坛显示出活跃的学术气氛,活动评选出优秀论文20篇,其中10篇于会上进行了交流对谈,并将收入《中国传统音乐青年文集》中。来自上海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武汉音乐学院、天津音乐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等全国各大院校与科研机构,老、中、青三代18位专家学者集中亮相,议题聚焦江南传统民歌、器乐、戏曲、曲艺等各方面理论积淀与新近成果。此外,大会还收到全国各地学者投稿60余篇,部分入选者还参与了交流对谈活动。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为江南传统音乐的传承、续接、发展、创新及跨学科学历研究注入了新的学术力量。
2022年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术季“秋·融”音乐学系建系40周年系列讲座之“第十五届钱仁康音乐学术讲坛”邀请到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原中央音乐学院院长,音乐美学专家王次炤先生作为主讲人,分别于2022年10月14日、11月17日、11月24日开展了三场讲座,均以线上(腾讯会议)形式进行,上音师生和各兄弟院校师生近三百人学习聆听。
《音乐中的精神内涵》
王次炤教授以“何为音乐中的精神内涵”进行开场,随后分四个部分逐一进行阐述。对于音乐精神内涵,王教授认为:一部好的音乐作品,不但能唤起人的情感共鸣,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还能从作曲技法和作品的整体风貌上体现出作曲家的气质、个性与思想,同时也反映了文化、民族、社会、时代、历史的影响。而这样的作品,往往还具有更深层的内涵,音乐的精神内涵是一种深层的文化内容,它蕴含着深刻的思想性。
《论音乐中的模仿》
王次炤教授以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最早提出的模仿论(imitation)以及古希腊的哲学家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于模仿的定义、分界线,进而提出模仿论是自古希腊以后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一直延续到19世纪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和光辉,随后从音乐模仿的对象和方式、形态层面上的模仿、对节奏和速度的模仿、情感层面的模仿、寓意模仿等五方面逐一进行阐述。
《音乐学的历史地位和中国音乐学的未来发展》
该主题内容是王次炤教授发表在2019年7月第四期的《音乐研究》刊物上的一篇文章。他提出音乐学是探索音乐艺术创造性思维的学问,它在整个人文社会科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尤其是当代的中国音乐学研究备受世界关注,所以在今后中国音乐学的未来发展中,还应该充分注意到对音乐认知的原创性和建立中国音乐学自身的理论体系。讲座从对音乐学学科的一般认识、音乐学的历史地位、中国音乐学的未来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音乐学发展的历史轨迹以及中国音乐学的未来发展五方面展开论述。
《文化配器——谭盾歌剧中一种
重要戏剧手法探讨》
讲座
2022年10月27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术季(秋·融)讲座邀请到了武汉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中国音乐创作研究中心主任、科研处处长、《黄钟》编委杨和平教授作为主讲人,以“文化配器——谭盾歌剧中一种重要戏剧手法探讨”为题展开专题讲座,讲座由王丹丹教授主持。
文化配器(CulturalOrchestration)是一种戏剧手法,指在预设的组织逻辑与秩序之下,探讨异文化背景(不同地域、民族与历史等)音乐素材在歌剧中的相互作用与戏剧表达的可能性,并以该观念统构舞台想象,为歌剧的音响陈述过程与舞台表现增添陌生新奇的戏剧效果。在谭盾歌剧之中,文化配器是被贯穿运用、体现谭盾个性特点的一种戏剧手法,它把有“文化代沟”的音乐素材嫁接融合起来,为戏剧展衍带来多样化的色彩与推动力,扩展了戏剧进程中的时间与空间想象,让其歌剧既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又兼有复风格(Polystylism)之特征。
该手法与两种创作策略相关联,即反常化处理与双线并叙。所谓反常化处理就是歌剧音乐与表演形式不循规,以意外、陌生的方式来处理剧本信息,主要体现在歌剧《牡丹亭》《茶》的创作之中。双线并叙指歌剧音乐与表演形式既照顾剧本线索,又另行设计一条辅助线索,一正一辅,穿插陈述。双线通常如是对应:一条是西方音乐路线,另一条是中国音乐路线,主要体现在歌剧《马可·波罗》《秦始皇》的创作之中。在歌剧思维的范畴之下,谭盾通过“文化配器”来建构音乐“秩序”。在哲理层面言之,谭盾歌剧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民间艺术与现代艺术的两极之间寻求平衡。
《凝华全音乐史的新新经典
——悦耳和难听的现代音乐》
讲座
2022年11月3日、11月8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术季(秋·融)讲座邀请到了浙江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协西方音乐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晡教授作为主讲人,以“凝华全音乐史的新新经典——悦耳和难听的现代音乐”为题展开专题讲座,本次讲座分为上、下两场,分别由音乐学系王丹丹教授、甘芳萌副教授主持。
王晡教授在讲座中提到了他近年来撰写的理论著作《西方音乐史》(上下册,90万字,2020年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他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全音乐史”的史学观。“全音乐史”以音乐分析重塑经典,通过音乐本体分析和音乐意义分析重新认识经典。它可以使遗落的、新生的和当下的经典辐射到完全意义上的时间和空间——所有领域和包括20世纪直到当下的全部西方音乐完整历史中。他认为,在“全音乐史”的史学观下,研究者有责任发掘遗落的经典,认识当下的经典,肯定新生的经典,从而重塑二十世纪音乐的新新经典。他归纳了20世纪以来现代音乐具有的一些突出表现倾向,并配以代表作曲家的典型作品进行讲解。在理论阐释“全音乐史”的史学观、二十世纪的新新经典和悦耳的现代音乐等内容后,他从100首悦耳的现代音乐作品中挑选出更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音视频的播放和讲解,还补充说明了20世纪以来的现代音乐呈现出多元风格主义倾向。
第二场讲座中,在面对“难听的音乐”这个主题伊始,王晡教授提出应该给“难听”二字标上引号,实际上“难听”的含义共有两个方面:首先难听是指这些音乐的音响、旋律、节奏上在听觉方面会给人带来不算悦耳的体验;其次是指在分析音乐作品的时候,也更加的复杂和难以理解。二十世纪的音乐以不同的形态、不同的色彩和多样化的形式交织在一起,带给人们不一样的音乐感受。为此王晡教授按照作曲家创作音乐的时间顺序,列举了100首“难听的现代音乐”,可以观察和感受到百年历史进程中,西方的作曲家们创作思路和技法是如何发展和演化。
王晡教授最后总结,在中国的西方音乐史学建立至今大概有百年之长,期间经历了各种发展阶段,他呼吁现在的西方音乐史的研究,应该开创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时代。而到底该用什么样的态度对待现代音乐,也是每个学习音乐的人必须面对和反思的问题。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
讲座
2022年11月10日,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术季艺术学专家讲坛第二期邀请到了杭州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学院美育研究院院长杜卫带来讲座《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这一课题是杜卫教授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是关于经典艺术人文价值的阐述。
杜卫教授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在功利主义和科学主义越来越强势、艺术越来越向娱乐倾斜的当下语境中,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艺术对于人的全面发展、对于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和人生境界的人文价值,有必要重新确认经典艺术的人文价值。
“今天,我们为什么需要艺术”这一问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艺术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态度;第二,艺术是一种超功利性的人生态度;第三,艺术人生是诗意的“天地境界”。艺术不仅是情感交流和理解的有效途径,而且是传递爱的一条有效途径。艺术人生就是有爱的生活,艺术人生还是阔达的诗意人生,贯通了现实和未来。拥有丰富物质资源并不必然意味着拥有美好生活,在满足温饱和安全的基本需求后,一个人生活是否美好,主要还是取决于他的知识、情感和精神是否富足。综上所述,艺术创造的人生是一种高层次的人生境界,是有品味的、人与人和谐的、人与自然和谐的人生境界:一种阔达的诗意“天地境界”。
2022年11月11日、11月18日,上海音乐学院2022年音乐学术季(秋·融)暨音乐学系建系40周年教学成果展示《音乐学系本科优秀学期论文(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宣讲展示》在腾讯会议进行。
主持人王丹丹教授介绍了《音乐学写作》这门课程的历史渊源和课程内容:《音乐学写作》作为音乐学系的核心主干课程,是1982年建系时就开展的课程,距今已经有四十年的历史。上课方式是以教师一对一指导学生的方式开展的,学生每个学期都要写作一篇学术性的论文并在期末进行宣讲展示。而本次宣讲展示既是作为这门课程汇报的一个成果,也作为2019年上海市高校本科重点课程音乐学写作建设项目中的一个成果。
周梓琪同学论文题为《多元的诠释路径——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暴风雨”>中文文献综述与延伸阅读》;逢居源同学论文题为《同均三宫的古今实践——基于部分传统音乐样本和唐宋古谱》;王之易同学论文题为《米罗斯拉夫·斯恩卡<奇点>:角色声音创意组合》;张孜乐同学论文题为《多元·局限:孔斯特视野下的民族音乐学版图》;高瑾之同学论文题为《宋代市井音乐研究综述》;冯嘉卉同学论文题为《德彪西音乐中的“中国元素”——以<中国回旋曲>和<月落荒寺>为例;宋冉同学论文题为《光与影:塔诺波斯基多媒体歌剧<影子之上>解析》;许学梓同学论文题为《用身体(耳朵)感知空间(世界):查娅·捷诺文弦乐四重奏与电子音乐<隐>的个案解读》。
2022年7月,由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西方音乐史、作品分析以及音乐美学三个教研室的几位老师共同发起,由梁晴老师组织,“对话塔拉斯金2022系列读书会”正式拉开帷幕。读书会以塔拉斯金在西方音乐史及史学方法、音乐表演、作品分析以及音乐批评等领域的著述为核心进行研读,来自上音、央音、北大、美国宾大、英国约克、德国法兰克福等国内外超过二十所高校、机构的七十余名学者参与了对谈。活动也邀请到北大艺术学院院长彭峰以及美国知名学者苏珊·麦克拉蕊举行讲座。读书会在视频网站平台上的播放量目前已经接近万次。活动最终预计在年底将完成22场读书会。
中国共产党已走过百年奋斗历程,面对新时代新征程,上海音乐学院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发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推动中华优秀传统音乐的创新性发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