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团队综述
撰稿:李艺
工作单位:贵州大学音乐学院
明代四相十品琵琶
明代四相十品琵琶由杨大钧、杨宝元藏。它遗存了唐代琵琶主要形制,保留了明代最重要的特征“十品”,同时它还保留了唐代琵琶“月亮型”的音孔。相位用竹子制成,选其材料是因竹子表面的竹青有一定耐磨性。琴的背板中间刻有一对草龙,中间为“寿”字,下部为江水海崖纹,这些浅浮雕饰都表达了世人对健康长寿的向往。
这把琴的的另一个特征是面板的镶嵌方式,它不是“镶入式”而是“覆盖式”,唐朝琵琶几乎都是覆盖式后期才慢慢演变成镶嵌式。同时这把琴还继承了唐代的“岸矶”,何为“岸矶”?就字面意译来说指岸边突出的岩石,挡住涌上来的风浪。唐代把琵琶的底座及侧边的厚度部分,称为“岸矶”。而现在的琵琶已经演变成较薄的“止口”,没有“岸”的影子,这种侧面较厚的器型,也是明代琵琶最重要的特征。由此可见,琵琶器型的变化不是“突变”,而是“渐变”的过程。
明代蝙蝠首牙雕琵琶
年代: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明代)
藏址: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琴高:94CM
琴宽:25.3CM
弦轴:11CM
有效弦长:68.7CM
材料:木材、象牙、牛骨、丝弦等
捐赠人:Mary stillman Harkness
捐赠时间:1950年
展翅“蝙蝠”的琴首,从“音”到“形”都静静地表达“自然有福”的祈愿,这类如意蝙蝠样式的琴首直至二十世纪下半叶还作为常规生产的品种。弦轴的造型也属于传统绞丝形状,琴颈上包饰的是比象牙还薄的骨片,“天牌”上的浮雕鸟、蜘蛛及“地牌”上的提鱼男子等画面,为这把琵琶增添了生活雅趣。
从面板来看,这张琴选取的是理想的整块泡桐材料,保留了四相十品,但琵琶上的音孔已不见踪迹,背板由120块六边形象牙饰片镶嵌,每一块都刻着与长寿、多福、好运等相关的图腾,尽显奢华的材质是否会影响琴体的整体震动值得深思......所以也有学者推断这把明末清初的象牙琵琶是婚礼礼物。这把琵琶背板偏薄的形态加上琵琶底端拴着丝弦缚弦的造型,还是颇有大唐遗风。
明末清初文声老馆造琵琶
明末清初文声老馆造琵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何为“文声老馆”?据《广州市越秀区志》记载,明崇祯十七年(1644) 濠畔街已有“金声馆”乐器作坊,主要从事二弦、秦琴、竹提琴和高音三弦等传统弦乐器的制作,至清道光末年 “金声馆”派生了“正声馆”、“悠扬阁”、“金城”等乐器作坊,民国时期又增设了“全声”、“德声”、“文声”、“扬高声”等多家乐器作坊,“文声老馆”琵琶因此得名,明清以来濠畔街以众多的乐器作坊和精良的乐器制作成为驰名中外的“乐器一条街”。
这把琴最明显的特征是牡丹头花琴首,它不是单一朵牡丹花而是几朵牡丹花的组合形式,这应该是当下琵琶牡丹花琴首最早的源头。象牙材质的“天牌”雕饰,延续琴首风格,异常精美。
整个器形基本坚守了明清琵琶比较瘦薄的气质,而它另一个很重要特征是岸矶已经相对薄了很多,不再是“覆盖式”而是“嵌入式”由原来的四相十品增加到四相十二品,这些变化都预示着下一个时代的来临——清朝。
清嘉庆天华斋制琵琶
清嘉庆天华斋制琵琶由上海鲍卿收藏。“天华斋”于清嘉庆六年(1801)在福州茶亭街创立距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2009年入选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因这把琴的凤凰台(琴枕)刻有“天华斋”字样,所以我们推断它是清朝嘉庆年后天华斋所制,这把琴的琴首相对较小,蝙蝠造型,“天牌”和“地牌”都刻有一些铭文,除此之外它最引人入胜的是相位上的黄杨木镂空雕刻和品位特征,虽然它是十二品,但品的长短和排列方式与之前大不相同,从琴的保存现状来看,这把琴应该没有修缮过,还保持着最初的形态。为了满足大家对这种品位特征的好奇,上海大龢堂的老师们用钢弦和丝弦按a=440赫兹的标准,做了音准测试,结果如下:
仿清宫外流琵琶
仿清宫外流琵琶由上海大龢堂与李林华联合仿制,这是一把清宫外流的琵琶,仿制琵琶按其原来的尺寸、厚度、止口等复制,这把琴最大的特点就是琴的音箱挖得很“薄”,与当下形态不同。可知它的背板作用不是以反射为主,而是“同频共振”。
从外形来看,这把琴还遗留了一些明朝的痕迹,线条简约而不简单。缚弦由硬骨和两种木材构成,品位比之前有所增加,从明代的四相十品发展到四相十三品。背板开裂的地方它用了一种特殊的粘合方法“燕尾榫”也叫“蝴蝶结”这种工艺既美观又牢固,其原理类似榫卯结构。是一种收紧裂缝,强固一体,较为永久的整合的方式。
今天有幸能看到这把琴,与缅北红木森林里,守林人居住的百年“小木屋”有关。仿制清宫外流琴,用的正是百年森林小木屋老房梁的木头,这些木头经过百年的风化,木材导空中的树胶已经大部释放,截面中的毛孔,已呈现“星星点点”的样子。百余年的时间,用来制琴真是让人心理踏实、眼里满足。能见此琴,作为一个弹琴人由衷感谢上海大龢堂的沈正国老师,这块木料是他十多年前的珍藏,现用于仿制清宫外流琵琶,使用材料与仿制对象的高度契合,体现了沈老师对还原历史的严谨态度。
清代张伯年款琵琶
年代:清代
琴首:牛角制如意式
背板:老酸枝木
背板宽:293mm
有效弦长:712mm
初现:1925年叶寿臣于民间收得并赠予汪昱庭
传承:1925年 汪昱庭 1951年 李廷松
1974年 李光祖 2001年 郝贻凡
张伯年是何许人也?在多种推断中目前较有信服力的当推康熙年间苏州的巡抚大人,科考入官,有深厚学养及案牍劳形又有弄弦之好的张伯年。
该琴最特别之处是白牛角制的,后仰式如意琴首与象牙琴轴的搭配,这两种难以干燥的材料的组合,对轴和轴孔的精度要求很高,更容不得牛角有半点变形,可见当时的“干燥工艺”已是相当了得,白牛角琴首配上象牙浮雕弦轴是如此相得益彰。除此之外该琴的缚弦也十分吸睛,牙雕“双狮戏球”生动精美。天牌和地牌为象牙材料,分别刻了“廷松仁棣惠存”,“人遇知音,物贵得所,持赠君子,春风如坐”的铭文。2011年11月,沈正国老师,对该琴进行细致品鉴,明确鉴定该琴的背板材料是白酸枝(学名奥氏黄檀),而非印度小叶紫檀。使圈内误传的信息得以更正。该琴最初的音位排列是四相十品,后一次换面板增为四相十一品,修复中品位增加的“节制”,保留的传统琵琶的原味。
“知音情长薪火不息”,“百年琵琶薪火相传”,一个创世百年四代人“执掌”的琵琶传奇流传至今,足可令人称奇。令人惊喜更令人震撼,睹物思人,受赠老师汪昱庭无憾,赠琴学生叶寿臣无憾,背板铭刻的张伯年更未曾想,伯年琵琶,汪派名扬......
民国金祖礼用琵琶
金祖礼琵琶规制简录(单位:毫米)
通长:1010
有效弦长:733
背板最宽处:319
背板最窄处:30
背板厚:65
相位数:4
相品位数:12品
弦枕(山口)高:19(距背板粘合面)
4相上下方饰片厚(天牌/地牌):2
地牌最宽处:80
第1相最高处距弦枕上沿:76
第2相最高处距弦枕上沿:109
第3相最高处距弦枕上沿:144
第4相最高处距弦枕上沿:180
第1相高(最高处距背板粘合面):约16
第2相高(最高处距背板粘合面):约14
第3相高(最高处距背板粘合面):约13
第4相高(最高处距背板粘合面);约11
缚弦(覆手)高(上沿距面板):10
主体材料面板:泡桐/琴首、背板:老酸枝/相、天地牌、缚弦:象牙/品:老毛竹/弦:蚕丝弦/弦轴:黑牛角
金祖礼先生人称江南“丝竹之王”,箫笛琵琶无所不能,金先生细致严谨的性格使得大量的文献、乐谱、节目单、照片得以完整地保存,正因为金先生的这种性格使这把琵琶至今还是完好无损。
琵琶背板的顶端为凸隼状,由弦轴架套插粘合固定连接琴首,这种特插处用一根销钉把琴首弦轴架和背板凸隼的象牙加固在一起。“张凤兴”出品的这把金祖礼用琵琶遗存,所用销钉或为传统自由拆装琴首之遗痕,自由拆装的琴首配上如意的造型,确实令人回味无穷,因其飘逸的线条与灵动的美感,感动和影响了乐海乐器,从而有了乐海“紫云君”琵琶的问世。
金祖礼先生这件琵琶遗存,无论是美学、技艺、规范等、都无疑是那个时代的经典之作、匠心之作,无不体现出一个时代的文化高度。
民国卫仲乐用琵琶
年代:民国
规格:长1000mm、宽315mm、厚61mm、有效弦长730mm
头:如意式蝙蝠图
背板:酸枝木
其他:泡桐面板、木轸、象牙6相、24竹品、白牛角山口、象牙缚弦
制作特点:琴体较厚现存状态:音量较大、琴体品/相完好,演奏状态良好
音域:A ~e3
收藏:卫祖光
卫仲乐先生素有“琵琶大王”之称,更有“通才”之誉,他不仅擅长演奏中国传统乐器,小提琴演奏也有极高的水准,有人把卫先生比作“民乐界的梅兰芳”。
卫仲乐是当代琵琶演奏家,首次在美国演奏琵琶,并在美国留下了珍贵录音资料的第一人。这把琴最具特点的是它的琴首,正面是厚实简约抽象的如意外形,上雕蝙蝠,同时搭配上传统10阳棱四轸,立体古朴且厚重的器形似乎与卫先生本人相得益彰。
从卫先生早年的照片可见这把琵琶本是四相十三品,但在卫先生晚年照片中这把琴已然演变为六相二十四品。六十年代初,几乎所有的琵琶演奏者,都将四相十三品的民国设置,在原琵琶上改为当时改良的六相二十四品,或为潮流、或为经济、或为其它,但或多或少灭失了许多历史信息,应引起我们的思考。
汪派传承演奏与理论人才培养计划项目让我也有幸与卫先生琵琶深情相拥,仿佛从前的一切在这一瞬间重醒,小小的我只能用一以贯之的初心表达对琵琶艺术的敬畏和热爱。
本文中的琵琶图片、尺寸均来自中乐图鉴、上海大龢堂乐器工作室、沈正国老师,感谢为琵琶事业默默付出的所有人......
项目学员综述
撰稿:白少伦 音乐学系2022级硕士
2022年10月7日上午9点,2022年国家艺术基金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琵琶——汪派传承演奏与理论人才培养计划”系列课程第六讲《沈正国:明清以来传统琵琶流变案例赏析》在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北楼418成功举行。本次讲座由上海大龢堂乐器文化工作室艺术总监,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东方乐器博物馆特聘研究员,中国传统乐器研究者沈正国老师主讲,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民乐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汤晓风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沈正国老师感慨道,自己受恩于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从1976年开始从事民族乐器的学习和制作就与上音关联。入行四十多年来,中国琵琶经历了迅猛发展期。但是沈老师提出一个想法:琵琶发展的当下坐标,通常以我国著名音乐院校的一些演奏家为代表,如何在中国琵琶文化语境中正确评价这一坐标,他们的琵琶声音走向是否应成为今后琵琶发展的方向?这种演变是否和千百年来的琵琶文化发展具有生态上的合理性?换言之,这一坐标是否与中国文化的核心内容相吻合?这些问题值得所有琵琶从业者思考。
上世纪20年代末,刘天华将二胡、琵琶带入北京大学,进行中国传统乐器的器乐教学。但百年来,中国传统乐器制造学科没有进入高等学府,所以琵琶制作的研究在国内还处于师傅带徒弟的民间状态,只有小部分厂家会着眼做一些培训,但大部分制作者对琵琶的演变与演奏等关系均不甚了解。沈老师介绍道,自己从80年代开始从事民族乐器制作的培训工作并收集资料,并在这一过程中接触到各地域各民族的乐器,结识百余位各时期的演奏家,积累了一些历史史料。在琵琶领域,明清、民国琵琶作为当代琵琶的前身,特别值得当下琵琶从业人员进行梳理与研究。
文化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它有时并不是以一个人的意志决定的,梳理一些早期的文化形态,对明晰琵琶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认识了解明清琵琶前,沈老师由日本正仓院的展览,引出对唐代琵琶的简要介绍,并说明日本琵琶在形制与命名都受到了中国文化的深刻影响。
首先,沈老师展示了杨大钧先生早年收藏的一把明代琵琶图片。这把琵琶的制作工艺和大部分结构,遗存了唐代的形制,其最重要的一个发展特征是音域扩展至十品。同时,它还保留着月亮形的音孔,使用覆盖式面板,相位和品位使用竹子制作。沈老师提到,受唐代影响到的日本萨摩琵琶,筑前琵琶等,都是使用竹子来制作相位和音柱,因为竹子表面的竹青具有较高的耐磨性。尽管民国时期留下的多为牛角、骨头、木头制作相位的琵琶,但到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为了追求最佳的琵琶发声灵敏度,琵琶品位趋向使用竹子作为标准。这把明代琵琶的背板刻着浅浮雕对称双龙,中间寿字与下部的“江水海崖”,寓意万寿无疆。值得一提的是,这把琴的边厚,继承了唐代的“岸矶”,所谓“矶”就是堤岸下面的礁石。现在已经演变成一个较薄的“子口”,已经没有了“岸”的概念了。因而可以看出,形制、曲项、覆盖式面板、凤眼等形态及四相十品,这些都是明代琵琶重要的标志。
第二个案例是收藏于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明代蝙蝠首琵琶。尽管都是明朝琵琶,但乐官监制的琵琶和民间使用的琵琶形制还是有较大差异。它背板的象牙镶嵌极其繁杂,兼有诸多佛教的元素,又蕴含多子多孙的美好寓意,它采用菱形龟背图形,嵌满整个背板,也可称为“万寿无疆”。据考证,这把琴是富豪送给当地人家或是用于婚庆等重大事件的礼器,可以将其视为琵琶民间制作技艺的高峰。
第三个案例是收藏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明代琵琶,这把琵琶最重要的特点是牡丹花琴首,它并非一朵花,而是几朵花合并起来,非常华丽,背后雕着一个倒过来的蝙蝠,整体器形坚守了瘦小尺度,琴的两侧“子口”相比明朝早中期更薄,为嵌入式。这说明此时明末琵琶形制开始慢慢走向清朝样式。这是我们当代琵琶牡丹花琴首,目前所见的最早源头。沈老师由这把此琴引申出对民族乐器交响化整体舞美色调的见解,他认为牡丹花头造型琵琶,作为目前中国民乐交响乐化的常用款式,白色的点状体现,并不完全符合舞台画面美学。与交响乐乐团色调聚拢感、整体感的概念不够契合,这种追求个性的表达,应在其它器乐形式中体现。
由明转清,沈正国老师继续为大家带来清代琵琶的案例。首先是五十年代清宫外流的一把清朝琵琶,它的覆手上面由硬木,和下面的白木粘合而成,形态与明朝《魏氏乐谱》里的琵琶覆手完全相同,岸矶略厚于现代琵琶的尺度,背板都相对比较薄,可以说这把琵琶依旧有明朝遗痕,整体风格十分简约。
提及清代琵琶,在当今最负盛名的莫过于“张伯年”琵琶 。这把琵琶历经汪昱庭、李廷松、李光祖三代艺术家后,在新世纪传给汪派第四代传人、中央音乐学院郝贻凡教授。这把琵琶工艺精妙,是目前看到的唯一用白牛角做成琴轴轴架的琵琶,它的象牙缚弦,镂空并雕刻双狮戏球繁复花纹,背面刻有“张伯年”三字,工艺精美,品相极佳。谈及与“张伯年”琵琶的初次相遇,沈正国老师欣喜激动,并由这把琵琶引出对琵琶修复工艺和观念的详细介绍与深刻反思。
沈老师结合自身制琴、收琴的丰富经历,又讲解了多个清末民国时期的琵琶案例:例如平湖派的一把遗存琵琶,在琴轸上少见地使用了大漆工艺,后修复面板采用做旧的处理方式,使用合成丝弦与丝弦的不同,引申出了对中国传统文化观念的回望与比对;另一把是凤尾如意首琵琶中的精品,金祖礼先生使用的民国琵琶,黑牛角象牙顶骨琴轸,线条流畅清晰,原面板、原品位得以保存,其中还有扫弦时留下的明显痕迹,具有历史标准器的比对意义;除此之外,卫祖光先生收藏了一把卫仲乐先生使用的琵琶,制作于上世纪三十年代,并随卫仲乐在美演出,留下了中国第一张作为职业琵琶演奏,在美国演奏录音的唱片,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这些丰富的琵琶案例、细致的工艺讲解、多位艺术家的奇闻逸事,引发了现场学员的浓厚兴趣。
随后,来自全国各地的琵琶从业者纷纷就有关乐器保存与修复向沈老师进行咨询请教。在讲座内容基础上,沈老师又针对南北方琵琶异地保存方法的差异、测试琴弦疲劳程度、中西方乐器制作工艺及制作师的异同以及琵琶各部位的测量修复等方面进行了细致专业的解答。
沈正国老师对琵琶饱含浓烈情怀,勇于坚守对中国传统乐器发展的责任,相信在以沈正国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传统乐器研究者和当代琵琶演奏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继承传统,守正创新,全面、正确认知中国琵琶文化的体系,恢复健康多样的琵琶文化生态中作出新的贡献。
课程的最后阶段,沈正国留出一小时,让全体学员参观了在为本次培训计划专设的“明清琵琶遗存展览”,并让学员亲手体验了遗存的丝弦老琵琶。
编辑:过婉婷
校对:王冠杰
审订:汤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