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4日,上音书院联合科研处共同举办的第四十四期“蔡元培讲堂”讲座如期迎来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高级研究员、《音乐艺术》副主编、博士生导师李诗原教授的讲座《音乐研究的价值取向》。李诗原教授与大家分享了自己学习二十大精神的体会,提出音乐研究的价值取向:优化学科理论;支撑人文学科;满足现实需要。
一、优化学科理论
优化学科理论是音乐研究最基本的一个价值取向,其中包括四个部分:1、更新教材内容;2、弥补理论缺陷;3、解决疑难问题;4、构建学科理论。李教授分别举例:汪毓和先生曾三次增订其《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就是与时俱进,定期将研究成果放到教材之中;童忠良先生团队所著《中国传统乐学》就弥补了系统性中国乐理的缺陷;黄翔鹏先生的《乐问》就解答了中国古代音乐、中国传统音乐研究遗留下来的疑难问题;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的洛秦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音乐史学基本问题研究”,就是一个宏大、全面的学科理论构建工程。
说到中国近现代音乐史研究,李诗原教授也提及“四个文化类型”“五个发展时期”“五个研究领域”“三个重要关系”等基本问题,认为优化学科理论,当以这些基本问题为着眼点。
二、支撑人文学科
如果我们对音乐研究的价值取向有更高的定位,就应有“以音乐研究来支撑人文学科”的意识,了解自己的研究领域在整个人文学科中的位置及作用,进而提升音乐研究的地位。如何支撑人文学科?李诗原教授总结出四个可作努力的方向:1、超越音乐语境;2、小球推动大球;3、靠近人文学科;4、坚守人文价值。
首先,要达到支撑人文学科的高度,音乐研究至少要能够超越音乐语境,把研究的触角伸出“墙”外。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将封闭式的“音乐分析”与开放式的“音乐学分析”整合在一起。“小球推动大球”就是以音乐研究为起点,将音乐研究成果作为人文学术研究的注脚;“靠近人文学科”就是要使音乐研究融入人文学术研究,提升音乐学在整个人文学科中的影响力,靠近人文学科的目标;关于“坚守人文价值”,李诗原教授首先以及李鹏程先生《当代文化哲学沉思》一著中将文化表述为“人的生命存在及其优化”的理论视野。对此,李教授深表赞同,并进一步提出,“一切有利于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特定人群生存状态得以改善的文化就是好的文化”,如果我们音乐研究能坚守这样的价值判断,则可以达到支撑人文学科的目的。
三、满足现实需求
“满足现实需求”这个问题是结合学习二十大精神来讲的。李诗原教授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提出“把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立足当下,为了中国”。2021年5月9日,总书记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的回信里也提到:“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地认识中国,了解中国,需要深入理解中华文明,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深入阐述如何更好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聚集中国力量”。正是以习总书记对“把论文写在中华大地上”的指示为中心,李诗原教授讲如何使音乐研究“满足现实需求”。他提及四点:1、强化问题意识;2、解决实际问题;3、提供决策咨询;4、维护主流价值。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护主流价值”。
就“音乐研究如何维护主流价值”这个问题,李诗原教授结合二十大报告精神,提出音乐研究应与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取向相一致。这几个方面是:
1.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五位一体、四个全面、五大发展理念);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四个自信;
4.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开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新局面;
5.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6.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7.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
8.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其中,如果说音乐在推进祖国统一、维护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维护民族团结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音乐研究也就在于探讨音乐如何能更好地推进祖国统一、维护与周边国家睦邻友好关系、维护民族团结。总之,音乐研究有很多事可以做,但最终目的都在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讲座最后,科研处处长伍维曦教授对李诗原教授的讲座表示感谢,并总结到:我们的学术分“学”和“术”两个方面,如何从技术性的成分当中阐释出意义,然后把它凝练为思想,这是一个很严肃的命题。对学者来说,最高的目的是使我们精密的研究成为常识,最终有资于治道,这也是我们对自己的一种期许。
供稿:严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