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学员综述
撰稿:张凌
工作单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
2022年10月12日上午,由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主办、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民族音乐系承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琵琶——汪派传承演奏与理论人才培养计划》,邀请了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李景侠教授为我们带来“中国琵琶艺术之美”的专题讲座。
李景侠老师是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琵琶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上海市非遗保护中心特聘专家,她先后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是中国历史上首位琵琶专业硕士学位获得者。1989年赴德国、奥地利学习,1998年回国在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任教。长期致力于专业理论研究,已发表专著及论文60余万字,举办学术讲座及大师班80余场。先后主持完成《国家非遗保护名录浦东派崇明派琵琶艺术生态调研及对策研究》《平湖派琵琶艺术传承综合实践》等项目,策划《中国器乐文化大视野》《中国器乐艺术史论》《中国器乐演奏技术理论》在上音开课。个人独奏及教学的音像专辑由中国唱片公司等出品,李老师的学生多人获包括“金钟奖”在内的专业大赛奖项,本人两次获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院长奖,2007年入选《20世纪中华国乐人物志》。
讲座中,李老师为学员们展开了一幅绚烂夺目的琵琶艺术史画卷,震撼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员,同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站在一定的高度上去重新审视琵琶、窥探琵琶艺术之美。并了解琵琶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特性,探讨孕育“美”的缘由。
琵琶艺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包容、不断吸纳、不断扬弃,其海纳百川、兼容并济又不失独特魅力的流变过程,充分地展示了自身多元性、多维性的特征,美得个性,美得大气,美得光彩夺目。她的发展跨越国界,跨越朝代,跨越阶层,在华夏文化的浸润中,琵琶艺术整体上显示出独特而丰富的美。
在中华大地上,与琵琶相关的遗存目前可追溯到大概公元三世纪左右,李老师展示了她多年来积累的与琵琶相关的大量图片,有东汉辽阳棒子台古墓中的秦琵琶、犍陀罗梨形琉特琴及由印度传入的五弦直项等,详实的资料为我们展现出秦琵琶、五弦直项琵琶、四弦曲项琵琶的特点。
李老师选择以四弦曲项琵琶为主要论述对象,在近2000年的流变过程中,琵琶的梨形音箱受到古波斯文化审美的影响,与很多西亚国家常见传统器形的审美是相契合的;同时,这种形状的共鸣箱又能达到很好的共振效果;重心也很适合抱弹,持琴方式由低抱、横抱向竖抱转变;演奏方式由拨弹向指弹转变,这些都是她在历史变迁下自我扬弃的选择。从形制便能感觉到琵琶生来自带的“美”,线条美、音质美、装饰美,无言而大美。
李老师主张的是“琵琶外来说”,认为琵琶生在西亚、长在东亚,发端西域、发祥汉族,沿着海上丝绸之路、陆地丝绸之路、草原丝绸之路以及佛教东传之路,一路传播、一路吸纳、一路完善自身,是一个有大格局、见多识广、值得托付的专业。琵琶艺术用第一个千年完成了文化的融合,在第二个千年开始了汉族化的进程。琵琶的文化能量和承载能力已远远超出了乐器本身,有其独特的气质与内涵,经过漫长的历史洗礼,在众多的民族、不同的朝代、不同的实践场合中总能被人们所接受和喜爱,总能恰如其分地表达不同风格的美,成为浩瀚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李老师通过三个维度,为我们概述了琵琶艺术的历史人文之美。
一、
不同区域及族群相互哺育生成的
文化之美——美在其“丰度”
在李老师给我们展示的琵琶图片中,从时间看,自东汉时期的秦琵琶开始,后经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一直到现在,有近2000年的历史;从空间看,琵琶随着丝绸之路从中亚西亚来到中原,在中原进入蓬勃的发展期,随着运河文化圈的流淌影响着整个内陆,后又由中原向外传播到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在这样一个巨大的时间和空间跨度中,琵琶经历了多少区域、多少族群、多少王朝的更迭,我们无法想象,但在她每走过一个区域、经历一个王朝都会接触到新的审美观念和审美取向,都会被赋予新的能量,可能是琴制上的变化,可能是外形上的变化,可能是音色上的变化,可能是演奏技法的变化等等,就是在这样复杂的生态环境中,她仍能通过自我消化吸收,凭借超强的扬弃功能,不仅能适应不同的文化审美,还能保持自身的独特性,让自己在不断沉淀中成长、丰实、纯净。琵琶总能找出一种合适的表现方式展现每一种文化的印记和美,也充分地展现其自身的文化强势。也许正是因为她的海纳百川和博大精深,这种深度和广度所赋予的丰厚内涵和积淀,让我们面对传统时心中充满敬意。这是传统作品难以驾驭的原因之一,更是对演奏者内在功力的要求。
由于族群和不同文化的影响,造就了多元的审美和风格迥异的琵琶音乐,增加了风格美、风情美的元素和美学表达空间。
二、
深层次的学科关联构成的
智慧之美——美在其“高度”
历史人文学科庞大的系统性支撑,在精神层面上奠定了琵琶艺术在美学品格、美学风格和美学意韵方面的高度和强度。跟琵琶紧密相关的主要有三个学科:
1.宗教艺术
宗教的传播带动着琵琶艺术一路向东。我们熟悉的敦煌莫高窟壁画中,就出现了50多种不同形制的琵琶,此外,有很多保存着重要的宗教艺术遗迹的石窟和建筑,如克孜尔石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龙门石窟、佛奘乐伎图、印度的阿旃陀石窟,这些跟宗教密切相关的地方都出现了琵琶的印记。包括在中国佛教建筑的“四大天王”中就有一位是手持琵琶的。中国古代重要的文化工程往往都集中在宗教艺术上,琵琶艺术具有表达庄严平和、中庸澹远的美学维度,深受宗教艺术的影响。
此外,正因为宗教艺术的传播、寺庙的建造,让琵琶留下了更多可供考证的历史资料。
2.绘画艺术
中国绘画以自己的方式表现了非常丰富的自然和社会生活,记录了华夏历史上琵琶艺术美的足迹,留下可视的美,无言的美,激发后世对美的知觉和想象。因为有了绘画,我们才能还原当时的琵琶风貌,追溯其文化背景和审美追求。否则我们很多猜测和考证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绘画上的美学追求也直接影响着琵琶音乐的审美走向。
3.古典诗词
古人用文字形象地描摹琵琶艺术的音响、音色、动态、表情,诠释琵琶艺术在历史上留下的那些无法再现的美的瞬间。
南北朝到现在跟琵琶有关的诗词大概830首,唐时有104首,宋时有480多首,明时有大概143首,这样的数量显示出琵琶与中国古典文学鼎盛时期的唐诗宋词关联密切。随着与古典诗词的相互交融与渗透,宋以后,琵琶艺术在审美方面逐渐开始内敛,讲求度和分寸感,为今后的弃拨弹用指弹做下伏笔。
我们比较熟悉的诗词有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丝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虽没有听到真实的音效,但诗人选择用“珍珠”来形容琵琶的音色,通过对诗词的理解完全能想象出琵琶的音响美。再如陈游的《唐乐苑》:“五弦未祥起,形如琵琶,无弦,四隔,孤注一,合散声五,隔声二十,柱声一,总二十六声,随调应律。”这是对琵琶形制的描写。正是因为有了这些文字的描述,对我们破译琵琶的密码提供了更多的便捷。
纵观历史,文学和美术的观念和思潮往往领先于音乐,对音乐的审美发展有一定的风向标作用。作为对中国琵琶艺术有巨大影响力的三个学科,他们与琵琶艺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关系。琵琶艺术一直在这样的大格局中成长发展,使其有宽度、广度,更有深度,在交融渗透下形成容量大、气度大、格局大的琵琶艺术之美。
三、
完善的学科构成展示的
成熟之美——美在其“厚度”
琵琶有极为丰富的历史,是一件穿越两千年的乐器。琵琶学科在中国的器乐学科里很早就进入了一个完善和成熟的时期。琵琶艺术是一个大概念,它绝对不仅仅是演奏。如果用演奏比作她的面容,那么还有身体、心脏、大脑等相互支撑才能运行。特别对于我们教师而言,应对整体的大学科有概念。琵琶艺术学科涉及到典籍文献、乐器修造、音乐创作、教育教学、演奏技法、谱式等理论研究,这些都是属于琵琶大学科中的一部分,且有丰富的宝藏等待挖掘。只有将这些部分共同建设,才能支撑演奏艺术不断突破,不断往高处走。
李老师说道:“琵琶艺术进入华夏之后的演变就是不断地对他文化的一种吸纳过程,不断成熟,不断积累,不断扬弃,保留经典,兼容新意,内生美感,这样一种过程。这种原生的、内在活力一直保持至今。中国琵琶艺术的历史文化,是带着多维度的美自然而然地融入当代......2000年的朝代更迭,文化风潮移易,琵琶艺术始终保持自己的发展节奏,就像巨川流水,不争先后,遇风成澜,遇石成涛。转瞬千年,声声不息地流成了中国琵琶艺术美的长河。
大格局孕育了丰富深厚的美感是琵琶艺术中最暖人心的部分,也是琵琶艺术生态中最具涵养的功能存在。其内涵的丰富性、成熟性、吸纳性,宽度、厚度和实践性,绵延至今仍在不断地产生新质,为后世提供前行的动能和持续发展的条件。
琵琶艺术的传统实际就是一部美的历史。历代琵琶艺术家总是不经意地遵守这种逻辑,从演奏者身份出发,不断挣脱已有模式的影响,渴望拥抱新的世界。的确,走出琵琶,我们才能真正客观地认识琵琶艺术。但是,在新的高度上回望过去,最终我们还是会虔诚地重归真正的琵琶艺术,接续这个传统。这是因为,琵琶艺术传统中所蕴含的美的价值、美的信息、美的精神,需要阅历、需要时间、需要成熟,才会真正的内心向往、自觉靠近和虔诚皈依。”
在讲座快结束时,李老师起身,语重心长地说了这样一段话:“仰望星空和坚守底线往往是当代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不希望你们成为普通意义上的弱势群体,但我希望你们能够仰望星空和坚守底线。海涌大潮,是因为每朵浪花都在拼命助推用力;大树参天,华冠繁茂,靠的是深处所有微末的细脈都在自觉供养。每个个体,尤其是已成为琵琶专业发展主力的你们,要有所放弃、有所选择、有所担当,我们的琵琶艺术才能整体走的高远。”
随后,教室内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大家都听得意犹未尽,同时更为李老师渊博的知识所折服,更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她带领我们看到了琵琶身后那片广袤的世界,原来我们与琵琶有着这样血脉相连的关系,原来我手上的这件乐器有如此深厚之美。同时,也让我感到,身为一名琵琶演奏和教育者,应当不断拓宽知识边界,才能肩负起培养、传承的重任。琵琶的传承,最终是要靠人,如果仅仅是教授技艺,那会丢失多少美的内涵。我想我们需要攀登的不仅是艺术高峰,更是文化高峰、精神高峰。琵琶艺术从来不是一座孤峰,而是一片连绵的山脉,与中国传统文化相连;与中国美学思想相连;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相连......
当下的我们,应秉承博大包容的艺术观,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学习李老师身上那种对琵琶执着、虔诚的热爱之心和海纳百川、兼容并济的艺术情怀,真正将弘扬、发展琵琶艺术当成自己的事。这是我们每个琵琶人需要的精神内核,护好这个精神之源,才能走好弘扬琵琶艺术的道路,才能做好这片麦田的守望者。
如今的社会日新月异,碎片化的信息接纳和快餐式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离深厚的传统文化越来越远,离我们的“华夏之根”越来越远,这是多么危险的一个风向。发展、复兴民族音乐的责任迫在眉睫,我们当发挥主人翁精神,毅然扛起这座大旗,静下心“追根溯源”,从不同的角度窥探琵琶艺术,珍视她的美学信息、美学品格和美学精神,通过时间和阅历,一步一步沉淀、一步一步攀登这座高峰,成为一名真正的“琵琶人”!
记录团队综述
撰稿:葛钦 音乐学系2021级硕士
2022年10月12日上午9点,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民乐系博士研究生导师李景侠教授的讲座《中国琵琶艺术之美》在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北楼415教室如期举行。讲座由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民乐系硕士研究生导师汤晓风副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李老师谈到在充满变数的当下,琵琶演奏家或是理论家们既在拐点,也在风口。或许大家相互之间存在一些代沟,但琵琶艺术前行之路总需要有人去尝试与开拓,不论结果,至少能给后人提供一些思路。李老师相信,因为琵琶,我们可以相向而行,向美而行,从而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更好的去理解琵琶艺术之美。
一、
中国器乐艺术
器乐艺术是发展路径较为复杂的系统,它在中国历史文化之中成熟的较早,其构成十分多元。若是将中国器乐历史发展比作一幅画卷,琵琶就是这幅画卷上增光添彩的一笔。历代的琵琶艺术家都为其增光添彩过,使画卷更加绚丽夺目。这幅画卷充满了历史人文之美,也充满了精神和才情在高处相融合的创造。
李老师认为埙、骨笛、编钟、阮、古琴等乐器,都以实物的形式显示出了器乐艺术在中国文化中曾经达到的高度。这其中包含声学、力学、材料及工艺制作、美学以及文化影响力等所达到的高度。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琵琶是极为独特的存在,因为琵琶与众多学科发生交叉性的关联,所以这是一件凝聚多维度、丰富美的乐器。
二、
琵琶艺术之美概述
迄今为止,最早发现的琵琶造像可以追溯到大约公元三世纪。在经历将近两千年的时间里,琵琶这件外来乐器逐渐中国化,进而汉族化。在这样的变化中,琵琶始终保持着其耀眼的生命力,积累自身的音乐特点,从而形成了具有美学特征的音乐特点,具有技术语言和文化影响力。这与历代琵琶艺术家注入美的精神及人文精神是密不可分的。
时至今日,我们所看到的琵琶学科已经较为完善,同时它又有和中国文化发展前沿同步的特点,琵琶艺术有这种独特的器乐艺术之美,李老师把它称为有亲和力的艺术形式,同时认为琵琶艺术是开放在我们精神世界的花朵,这样的艺术形式是具有多元性,并与民族精神所契合的。
而关于美学,对于美的理解,李老师认为美更重要的是去发现。那么琵琶的美感来自何处,李老师则认为其主要依托于自己的直觉去感受琵琶的美,但这是一个可以从多角度去论述的问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因此这对于自己是具有极大挑战性的。
三、
中国琵琶艺术的历史人文之美
李老师从中国琵琶艺术的历史人文之美入手,讲述了其在历史进程中的独特性,从而孕育出这种美的缘由。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琵琶的外形尽显形态之美。与之关联的便是琵琶的三大系统,即秦琵琶、四弦曲项琵琶、五弦直项琵琶。
秦琵琶是圆形音箱,四弦长颈,符合华夏的审美品味,因而在出土的文物中便能看到大量的秦琵琶,例如东汉-辽阳棒子台古墓秦琵琶、莫高窟的秦琵琶等。而我们也同样会发现琵琶和阮的捆绑,但这样的情况在宋以后就较为少见了。五弦琵琶则是梨形音箱,五弦直项,演奏姿势为低抱和横抱,出土于隋朝的河南张盛墓乐俑也证明其在中国有过一定的使用,但五弦琵琶最终没有变成我们审美文化的选择。
相较而言,发展最好的是四项琵琶。其特点是四项曲项短颈、采用梨形音箱、音柱少,可以横抱、低抱、斜抱也可竖抱。四弦琵琶从天山南麓传入中国,在西亚也有遗存,但其称呼有所差别。四弦琵琶符合西亚、中亚艺术的审美,在传入到中国时已然较为成熟。因其受到波斯的影响,所以四弦琵琶有多种不同的样式,通过现存的史料记载也可以看出琵琶受西亚及汉族文化的影响。四弦曲项琵琶最终成为华夏文化的审美选择,与西亚地区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共鸣器大小合适,重心的设计也让演奏者十分舒服。而四弦曲项琵琶一出现便像是设计好的,好似早就考虑到符合我们的审美与历史文化交融的美。琵琶在孩童时期便走南闯北,从而拥有极大的自信,也拥有审美的极大宽度,因此这种跟其他文化族群的沟通交流是非常有必要的。多种文明、文化的交互性影响,奠定了琵琶艺术的历史大格局之美。
其次,对于琵琶的起源问题,目前存在本土说和外来说两种说法。李老师更倾向于是外来说,究其原因是因为四弦琵琶有多元汇入的特点。其梨形的外形是西亚中亚最常见的传统器型,这样的传统器形是一直在自由地流动,而历史上混用名称也进一步佐证这一观点,由此琵琶也最终成为了一件生在西亚,长在东亚的经典汉族乐器,使得其古今中外的乐曲都可演奏,具有极强的包容性。因保持它的容量,那就一定需要发挥其扬弃能力,对于他文化的吸纳能力,从而成为不同民族都喜爱的乐器,而我们今天所看到的琵琶,更多则是在汉文化的润养下所形成的。在历史演变中,汉族文化及审美的强势影响,助推了琵琶艺术的审美心理、意趣、品格发生重要转折。其中宋朝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朝代,宋朝对琵琶有着转折性的影响,其留下的唱词便可以感受到器乐的发展。明代琵琶艺术是宋代积累的结果。很多的作品与这样的背景相关联,可以看到汉族美学观念留下的深刻烙印,在宋以后的琵琶基本都是汉族的审美,汉族因素也开始成为了主导,除了梨形音箱外,一切都发生了变化,这样的变化推动了学科的全面发展。今天我们所学到的中国琵琶艺术传统,其前半部分与宗教艺术、乐舞艺术几乎是无法分割,而之后作为器乐艺术进行独立自主发展的过程则可往前追溯一千年,在宋代汉族文化的高光时刻找到其发展的诱因。
再次,琵琶随宗教艺术、商贸文化在重要交通路线传播,包括陆地、沙漠、草原、海洋丝绸之路,通过对于丝绸之路的考证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文化之间的交互融合。对此李老师认为对于琵琶影响最大的三个元素是宗教、绘画、及古典诗词。其中宗教艺术是琵琶艺术表达中的一个美学维度——表达了庄严平和、中庸澹远。中国绘画则记录了华夏历史上琵琶艺术美的足迹,留下可视的美,无言的美,激发后世对美的知觉和想象。古典诗词则用文字形象地描摹了琵琶艺术的音响、音色、动态、表情,诠释琵琶演奏艺术在历史上留下那些无法再现的美的瞬间。而文学、美术、音乐之间虽关联紧密,但彼此之间可能还会存在20年左右的艺术偏差,三者并不是同步发展的,就是在这样的艺术发展路径下,我们应当更多的关注美术和文学,从而滋养我们对于音乐的理解。
此外,琵琶的演奏谱种类繁多,十分复杂。例如包括敦煌琵琶谱、唐传日本五弦琵琶谱、工尺谱、其它地域性谱式、五线谱、简谱、现代音乐中出现的新谱式等。其中敦煌琵琶谱便是有猜想性质的琵琶演奏谱,给予后人极大的发挥空间。目前琵琶的技法世界十分庞大,我们应当选择最合适的技术,而不是迷失在技术的海洋里。在技法分类、现代技法分类等方面,同样值得去研究和关注,例如关于技术-音色-表情的研究。但李老师不提倡再继续如此多的发展技巧,而是应该有选择性的去运用技巧。
李老师指出,正是因为历史人文学科庞大的系统性支撑,才能在精神层面上奠定琵琶艺术在美学品格、美学风致和美学意蕴方面的高度和强度。因此作为演奏者的我们,绝对不仅仅只专注于弹琵琶,关注旁及学科的发展也是极其重要的。
四、
结语
李老师最后向我们提出三个问题。
1、你怎样理解琵琶艺术之美?
2、传派艺术的美在哪里?你怎样看待传派艺术的传承?传什么?怎样传?
3、从学科发展的视角,阐释当下琵琶艺术发展的新动能有哪些?
在提出问题的同时,李老师强调,各位年轻的演奏者与学者一定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敢于尝试。琵琶从来不是一座孤峰,它是一座山脉,需要得到其他山脉的支持,只有群体一起努力,每朵浪花才能最终汇流成大潮,使中国琵琶艺术更好的发展。
中国琵琶艺术之美是一个庞大的话题,仅仅三小时的讲座是远远不够的。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完美落下了帷幕,也为更多热爱琵琶的人埋下了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也将在不远的未来璀璨绽放。
编辑:过婉婷
校对:王冠杰
审订:汤晓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