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乐歌剧系成功举办“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红色经典音乐会”

发布者:陈晓翌发布时间:2022-07-16浏览次数:1761


2021年9月24日晚,“中国艺术歌曲中的红色经典”音乐会在贺绿汀音乐厅成功举办。声乐歌剧系及附中美声专业18名同学演绎了21首具有时代气息的经典中国艺术歌曲。

本场音乐会的曲⽬顺序以创作时间为线索。去年是中国艺术歌曲诞生一百周年,今年又恰逢党的百年华诞。在这份节目单上的艺术歌曲,创作时间跨度从1927年到2019年:一·二八淞沪会战爆发,吴淞又变成断壁残垣,到处衰草横行,黄沙弥漫……;攻克娄山关,红军重新占领遵义,取得了长征以来的第一次伟大胜利;抗战全面爆发,被敌军践踏而不复存在的那天堂般的故乡;1938年的延安,群众大会上,抗日军政大学的学生们英姿勃勃、步伐整齐,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而在嘉陵江边,诗人徘徊于此,吟诵着悲愤的诗句;无数革命烈士的牺牲终于换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功,“泪飞顿作倾盆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国际国内困难与压力重重,而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如梅花傲霜斗雪、劲节挺立;新农村建设中,除了辛苦的劳作也有甜蜜的爱情,浪漫的向日葵;少数民族同胞用奔放而质朴的歌声表达对党和祖国的祝福;1978年,首届全国科学大会和十一届三中全会,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人民的春天;1981年,党的60周年诞辰,记忆中那些难忘又清晰的片段重现眼前……时光荏苒,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珍视和平、热爱家园,跟党走、爱祖国”的主题,则是艺术家们永恒的艺术源泉!


何笙恺(大三)演唱《菩萨蛮·黄鹤楼》 

钢琴:蔡孟薰



沈博珩(附中高三)演唱《吊吴淞》 

钢琴:欧阳菂



彭子仪(大五)演唱《忆秦娥·娄山关》 

钢琴:冯佳音



徐维宏(大三)演唱《故乡》 

钢琴:沈蕾



聊原(研二)演唱《白云故乡》 

钢琴:陈晨



陈祖浩(大三)演唱《延安颂》 

钢琴:蒋宛臻



谢昕宇(研三)演唱《嘉陵江上》 

钢琴:王蕾



郑珂(附中高三)演唱《蝶恋花 · 答李淑一》 

钢琴:高育彤



石钰(大四)演唱《卜算子 · 咏梅》 

钢琴:邵鲁



陶梦琦(研一)演唱《爱人送我向日葵》 

钢琴:冯佳音



安泽华(大三)演唱《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 

钢琴:陈晨



王梦婷(研三毕)演唱《科学的春天来到了》 

钢琴:冯佳音



翟婧汐(大四)演唱《清晰的记忆》 

钢琴:米丹



侯馨仪(研一)演唱《报答》 

钢琴:金铃



王乙博(大五)演唱《我爱这土地》 

钢琴:马思红



张桐(大三)演唱《跟你走》 

钢琴:李我他



蒙佳琦(大五)演唱《望乡词》 

钢琴:邵鲁



谭城(研三)演唱《我爱》 

钢琴:王蕾



全体男生演唱《长城谣》 

钢琴:邵鲁



全体女生演唱《永恒的爱恋》 

钢琴:邵鲁


音乐会上演唱的新一代“上音人”,由美声教研室的每一位教师推荐而来,他们不仅用歌声传递了歌曲中的故事与情感、时代与记忆,而且还用文字记录下了他们在学习和演唱这些曲目时的所思、所感:

《清晰的记忆》诞生于1981年,是由朱践耳先生作曲,田农先生作词,为中国共产党诞辰60周年献礼的歌曲。今天,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再次唱起这首歌,意义非凡。每个人的记忆中都有一些难忘而清晰的片段,或是红领巾飘在胸前的喜悦,或是共青团徽章挂在胸口的自豪,亦或是唱起歌曲《清晰的记忆》时的感慨和激情……

初唱歌曲,只觉得旋律优美,娓娓道来,不失为一首好听的艺术歌曲。随着每日练习的深入,歌曲中那份对党的深情和挚爱缓缓渗入我的骨髓,慢慢沁润我的心灵,让我对党的热爱和崇敬与日俱增。那些因爱而触发的激情,就像红旗在风中飘扬,划过我的心弦,对祖国与党的热爱溢满心田。每每一曲唱罢,心潮澎湃,润了眼眶。那一刻我仿佛融入红色的海洋,被热血包围,踏着党走过的红色之路,历史的记忆,祖国的荣耀,党的辉煌在眼前一一浮现。

这首建党60周年的献礼歌曲,在建党100周年之际唱响,这是一种传承,更是一份责任,再一次向我们讲述了先辈们对党和国家的热爱。历史在延续,时代在发展,希望我能将这份对党的真切而深沉的爱唱出来,成为我,也成为所有人最清晰的记忆。

——翟婧汐


1938年夏日的一个傍晚,在延安举行的群众大会上,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学生们英姿勃勃、步伐整齐,抗战的歌声此起彼伏。革命圣地欣欣向荣的动人景象,激发了当时还是鲁迅艺术学院音乐系学生的郑律成和莫耶的创作激情,他们一气呵成写下了这篇彪炳史册的《延安颂》。

作为大三学生的我,时刻能回忆起廖昌永院长在开学典礼上教导我们 “上音的底色是红色”。每每演唱这首作品,便有一种突如其来的历史责任感,一幅幅的历史宏图,描绘出我党我军战士在延安,在整个敌后战场,在整个中国的艰苦卓绝的抗战历史。

这就是《延安颂》中传扬的大气磅礴文化观念所具有的精神价值,我们必将牢记历史使命,在这首伟大的作品中,注入新时代上音人的生命活力!

                                         ——陈祖浩

《蝶恋花·答李淑一》描写了作者对两位烈士逝去之后的英魂飘向天空后的想象。吴刚捧出桂花酒来迎接忠魂,寂寞的嫦娥也为两位烈士忠魂的到来而翩翩起舞,以表敬意。忽然从人间传来了捷报,两位烈士喜极而泣,“泪飞顿作倾盆雨”,这一艺术夸张,形象而满怀激情地表现了英烈的激动之情,也表现作者自己内心对革命终于成功的不胜感慨的情怀。

这首作品的篇幅其实并不长,但我在演唱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不同的情感。我看到英烈驾着仙云飘上青天的样子,寂寞的嫦娥受到烈士忠魂的感动,也在万里长空之中舒展长袖翩翩起舞,这种带有中国神话色彩的浪漫,让我感受到了无尽的美感,也深刻地揭示出革命的胜利是由无数革命烈士的牺牲换来的道理。

                                          ——郑珂

“唱好中国歌”、“洋为中用”,一直是声歌系的传统教学思想和理念,周小燕先生就十分强调对中国作品的学习和演唱,规定学生的演唱会、考试曲目必须有一半数量的中国作品,这一传统延续至今。如今,在课程思政理念的指导下,声歌系美声教研室的教师们牢牢把握学校“德艺双馨、红专兼备、国际视野、全面发展的拔尖创新艺术人才”的人才培养定位,在教学中厚植上音优良传统与红色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