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作曲理论体系形成与发展研究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专栏(10)
张 巍:中国民族和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对1949年前发展状态的探索
中国民族和声理论在1949年以前就得以形成并有所发展,赵元任的早期和声实践及其理论便是证明。接着,萧友梅、贺绿汀、王震亚等人分别在涉及和声理论的音阶/音列、和弦的结构及五声调式等方面作出的探索,对民族和声理论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丛密雨、徐孟东:中国复调音乐理论的肇始与初步发展
作为西方音乐重要组成部分的“复调音乐”,伴随着国内其时为数不多的理论研究和创作,以及专业院校系科和相关课程的相继设立,在1919~1949这三十年中得以初步发展。在此阶段,虽以引进、吸收与借鉴为主,但如日方升般的发轫态势,为中国复调音乐教学、研究、创作,乃至此后的广泛深入发展与体系化建设,奠定了相对坚实的基础。
钱仁平、王中余:文学与音乐的相互映照——论叶小纲《第五交响曲“鲁迅”》的结构与语言
叶小纲的《第五交响曲“鲁迅”》以多乐章的形式、多样化的体裁、丰富而独特的音乐语言适配于鲁迅的文学文本,以鲜明可感的抒咏风格和冷峻风格及其对立和交织,表现、深化和升华于鲁迅文学的意味、意境和意象。既是音乐与文学的联姻,又是二者的相互映照。
尹明五、何 言: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创作中的音响观念
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交响音乐呈现出新的音响观念:追求多元化的民族性音响表达——从民族性音色的吸纳到地域性特色的凸显;对现代配器技术的探索——基于开放发散的思维和多重因素并重的视角,使纵向多层次结构进一步复杂化;寻找自我的“声音”,在受惠西方与扎根传统中坚持“融入”与“跳出”。
周湘林、王瑞奇: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创作探究——以近期(2000~2020)八部作品为例
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创作旨在凸显单一音色的衍展,用看似“低”对比度的乐器组合呈现出“高”丰富度的音响结构,其创新之处就在于从技术性结构转向音响结构,再从音响结构转向个性化语言结构——从音乐表象转向音乐的整个叙述过程。同种民族乐器室内乐作品不再保持模式化结构,音乐语言极度精确与简练。
思维·观念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资助项目及全国高校社科期刊评优特色栏目)
秦 序:从“音乐学在中国”到中国的人文音乐学科建构——兼论艺术科学向人文学科的认知飞跃
中国的音乐学、艺术学等人文学科,在“把目光投向人”的同时,要自觉回归人文学科(即人学)范畴,立足历史悠久自成体系而又成就辉煌的中国音乐、艺术传统,依据文化价值相对论,理直气壮地建构中国真正的人文各学科,包括“中国音乐学科”“中国艺术学科”,以取代所谓“科学”的“音乐学在中国”等狭窄概念及学科定位。
杨民康:音乐文化圈研究与区域音乐研究方法论辨析——以中国传统音乐研究为例
对于中国传统音乐研究来说,研究对象的不断拓展,迫使我们去注重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和交叉性,并且在研究实践中结合使用区域音乐研究(主要应对相对同质化的汉族传统音乐)与音乐文化圈研究(主要应对相对异质化的少数民族音乐)两类研究方法。
冯长春:新音乐运动与高等音乐教育的先驱——《陈洪文存》序
陈洪先生是中国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影响的音乐家。留法归国后,他率先提出“新音乐运动”的口号并身体力行,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音乐实践中,在高等音乐教育、学科建设、音乐创作、理论研究、音乐翻译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为中国近现代新音乐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
余作胜、刘亚男:《新唐书》音乐史料谬误辨正
《新唐书》由于书成众手、增事简文等原因,导致谬误较多。前修及时贤已指出该书音乐史料谬误十余处,贡献良多。今又发现此类谬误六处。这些谬误代相传袭,也误导了今人的研究。现对这些谬误进行考辨,一一正之,对于《新唐书》重新修订及避免继续以讹传讹,都有重要参考价值。
肖 阳: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1927~1937)十年办学成果回顾
国立音乐院-国立音乐专科学校创校初期十年间(1927~1937)已形成蔚为可观的人才培养规模和臻于完善的科组设置体系,兼收并蓄地借鉴国际上通行的成熟专业音乐教育标准,并在坚持合理扬弃的原则基础上,构建起的音乐教育制度,满足了高等专门音乐人才培养需求。
分析·研究
微电影《蓝柳》的音乐采用纯人声无伴奏合唱的艺术表现方式。作曲家徐坚强用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对微电影故事情节进行了诠释,将中国音乐元素与现代创作技法融为一体,运用特殊音程建构旋律与和声,采用节奏变化、力度对比以及静默等表现手法进行音乐叙事,其中的戏曲念白、音乐结构、民乐拟声、调式节奏等方式,蕴含了中国的文化内涵。
鲁 立:西方音乐体裁的音响形式研究——以郭文景的《山之祭》为例
郭文景的协奏曲《山之祭》作为一部打击乐协奏曲,其打击乐与乐队形成一种二元关系:一方面基于音符叠置、音带持续、支声复调、模仿复调,呈现出一种主辅关系和合力关系;另一方面又通过长短主题的交替、音带与音场的对比、从噪音到乐音转化,展现出一种对峙关系。这种对立与统一体现出了协奏曲的体裁特征。
周艳霞:菲茨莫里斯声音训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传统声音训练方法认为,“声音”是一种可以打磨的“手工艺品”,但忽略了“语音生成的完整性”。菲茨莫里斯声音训练不仅继承了传统方法的“生物性”,而且打破了根深蒂固、僵硬的“呼吸模式”,通过身体非自主震颤体式重建正确的呼吸模式;利用“声音的生理本质”的概念,将声音训练方法变成一种更具科学导向的跨学科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