瀚博论坛系列讲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家国情怀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20-12-01浏览次数:2460

2020年11月4日晚,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2020瀚博论坛系列讲座的第四场讲座,邀请到上海戏剧学院包立峰副教授来校,以《中国传统文化与家情怀》为题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课堂。学校部分老师和部分研究生参加了讲座。

包立峰老师用崭新的方式从历史、政治、文化等方面引导了一场全新的哲学课题。首先以中国古代历史为例,从战争、经济、文化三个领域来诠释对一个地区、疆域的影响。包老师指出,战争可以快速控制一个地区;经济可以长期发展一个地区;文化可以永久巩固一个地区。从而论证了我国从古往今疆域领土发生巨大变化的原因。

从包老师的讲解中我们认识到,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亘古不变的是家国情怀。此次中国人民对抗全球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取得胜利这样一次伟大的历史事件,正诠释了中国人自古以来优秀的民族品格——丹心从来系家国。包老师指出,此次疫情中铿锵崛起的,中国人特有的伟大抗疫精神思想内核,正是亿万中华儿女守家即守国的担当,护国即护家的赤诚。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在璀璨的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里,推动中华民族前行,传递中国力量的核心应当是家国情怀,而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包老师生动的讲解中我们就走进了课堂的第二部分——在当今现代化社会我们应当如何理解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包老师指出,在中国封建社会体制即将分崩瓦解,现代工业化革命来临之时。外来的工商业文明对中国以往固有的农业文明进行了一次强烈入侵。在当时危急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不断地进行一次又一次的文化强国诉求,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从辛亥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在走向现代化道路的同时,也粗暴地否定了传统文化。包老师就该现象带领我们引发了新的思考:传统文化到底是精华还是糟粕?

包老师提出,文化优劣的评判标准,要论其与生存结构的适配度。文化是一个时间范畴,固有的传统文化在当时那样的一个特殊时期,阻碍了中华民族从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进。新文化运动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固然能救国,但仍然包含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清理中国传统旧文化,使得中国近代社会转型成为可能,但同时让万千中华儿女彻底抛弃、失去精神家园,文化身份,中断了文化的给养。包老师以一份简洁的统计数据为例进行考证,提出一千年前全球化有着深刻的中国烙印,而近一千年来我们几乎没有重大的思想、文化贡献。以犹太人为例,其人口仅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一,中国人口占世界总人口数量的百分之二十,是犹太人人口数量的二十倍。而对全球文化的贡献犹太人是中国人的十五倍,占全球文化贡献的百分之十五。这直接导致了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形象,更多的是“他塑”而非“自塑”。

因此,包老师在课上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河南省兰考县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上告诫全党的一句话:“经济发展了,但精神失落了,那国家能够称为强大吗?”这也正是本节课包老师带领同学们进行辨证的重要课题之一。包老师再次强调,文化是自我的确证,镜像存在。马克思曾说过:“一方面通过实践结果表征着文化的基本内涵,另一方面在其社会实践过程中也确证了主题自身。”因此,面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要时刻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寄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民族自强不息的力量来源于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美德。正所谓:富贵不能移,贫贱不能欺。我们从战乱中走来,从饥饿中走来。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做到居安思危,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对冉冉崛起的中华民族文化充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