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17日,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经典复排作品、“四史”学习教育系列——新时代版红色经典史诗《长征组歌》在上音歌剧院成功首演。
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从体裁上看,它融合了民歌、歌舞与舞蹈音乐、说唱、戏曲以及民族器乐;在乐队编配方面,它将西洋乐队与中国民族乐器融合起来;而在体验了现场演出后,你是否感受到了视觉与听觉契合的和谐美感呢?若用综合、整体的视角来看,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不仅仅是一场音乐会,它更是一场真正的视听盛宴。数字媒体艺术学院教师团队,精心制作新时代版《长征组歌》的舞台视觉呈现,每位主创老师都有颇多收获和感想。
Q1.您在新时代版《长征组歌》中负责哪些工作?您对其有什么看法?
代晓蓉
我负责的是《长征组歌》第一幕到第五幕的多媒体设计和制作。新时代版《长征组歌》是我们对传统经典作品的一大致敬,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时刻铭记着红军长征当年的胜利与精神的启迪,我最大的感受便是老一辈的艺术家是可敬可佩的。但因为这个作品本身已拥有了固定的程式,属于复排性质,所以更重要的是我们数媒学院团队,经过磨合与协调而学习到的宝贵的团队合作经验,这确实是一个有助于团队建设的难得机会。
程瑜怀
我在《长征组歌》中主要负责整个创作台本设计以及《启》、《望》、第七曲《吴起镇》、第十曲《大会师》这几幕的多媒体影像设计制作。在创作初期,我认真研读了长征的历史文献和资料,被红军大无畏的精神和无比坚定的信念深深震撼和感动,所以在创作时心中一直涌动着对革命先烈和英雄们的无比敬仰之情。
在这次《长征组歌》的创作中,我们期望能以此表达出我们新时代青年对这部红色经典的致敬,对红军长征中革命先烈们的致敬,希望我们能在这个作品中传承和发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启迪我们走好新时代长征路,这是我们的创作初衷。
鲁轶
我在《长征组歌》中参与了第一幕到第五幕的多媒体设计。对我而言,《长征组歌》多媒体的成功呈现不仅展现出在遇到这种大型项目的时候我们数媒师生的团结一致,更意味着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能够发挥自己的所长,并且在制作过程中能够吃得起苦、打得起硬仗,这令我深受触动。
我最大的灵感来自于红军长征的史实。长征是一个史诗性的、伟大的创举,长征路途中蕴含的有血有肉的故事与翻越千山万水的路线为我们创作多媒体画面带来了很多实际性的参考。比如,我们在做这些画面的时候选择的用色、动态等元素其实都和音乐与主题相关。
刘威
我参与制作的是《长征组歌》中第一幕到第五幕,还有中间朗诵的多媒体内容。重点提供了比如三维内容制作的技术支持。通过这次制作,我们发现长征的路线远比想象中的艰苦、复杂。所以对于史实的准确还原十分重要。我们努力把历史原本状态呈现给观众,绝不能因为制作时候的粗心出现偏差,导致历史的走样。
《长征组歌》是我党重要的历史转折。这次复排,我们团队中制作、演奏和演出的人员、包括一些观看的观众,大多是青年学生,在一定意义上让新时代青年重走长征路,以更好地理解长征的意义和艰辛,传承红军宝贵不朽的精神火炬。
唐铭
我参与的是《长征组歌》中《过雪山草地》的多媒体设计与制作。
在创作过程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当我们真正了解长征的历史后,原先想象中“美丽的雪山与草地”的画面被打破,过雪山草地实际上是长征中最艰难困苦的一段经历,尤其是在过草地的时候,是整个长征路程中人员折损最多的时期。于是,我也转变了思路,期望能在体现雪山、草地恶劣的环境的同时,烘托出红军精神的伟大与不灭。
毕盈盈
在《长征组歌》里,我主要负责的是《祝捷》和《报喜》两曲的多媒体制作。
因为这次的《长征组歌》整体风格要求相对还原现实场景,所以我们在收集历史资料方面下了一番很大的功夫。作品写实的风格跟我们先前做的一些意象化、浪漫化、艺术化的多媒体区别较大,颇具挑战性。在追溯历史时,要有历史观,对历史负责。而困难之处在于,对于长征路途中一些地点,其实很难找到相关准确的史料,所以在进行多媒体制作前,我们花了很多的时间去研究红军长征的路线,包括曾经他们可能去过的地点和具体细节,和当地的一些风土人情。因为疫情,我们很难亲自去采风,所以在搜集历史资料方面,我们查找了许多网络资料甚至发动身边所有可能去过这些地方的亲朋好友,从各处搜集相关的图像资料。
Q2.与55年前的版本相比,新时代版的《长征组歌》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
代晓蓉
我们在舞台设计方面,我认为我们的复排对传统是无法超越的,经典版的《长征组歌》在很多方面,比如绘画方面都十分值得我们去学习,我们还是尊重原来传统的绘画表现方式。
我们用现代的手段,把传统的、静止的舞台动态化,与静止的平面设计不同,动态的舞台赋予整体以时间感和节奏感。我们还通过镜头景别的特殊角度来外化音乐的情感,比如特写镜头或是第三视角、仰视的、俯视的镜头,以达到多媒体和音乐天衣无缝的配合,带给观众强烈的沉浸式体验。
程瑜怀
多媒体的创作运用多维时空的呈现方式来表达我党领导下红军的伟大征程。《启》的影像深情回顾了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的伟大征程,同时也充分表达了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复排《长征组歌》的初衷,即弘扬伟大的长征精神,启迪当代青年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望》的影像以毛主席的《七律·长征》为引,穿越时空,展望了从新中国成立到新时代中国建设取得的丰硕成果,期望中华儿女在长征精神的感召下创造新的辉煌!整场曲目中所有的场景画面、镜头的运动与音乐的气息紧密结合,通过视与听的融合来提高整部作品的整体性。
在服装视觉方面,在经典版《长征组歌》的服装基础上融合了时代气息。服装的色彩来自于红军服装原本的蓝色,同时,将红色元素也很好地融合在整体的服装视觉设计中,体现出新时代的青年青春、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
鲁轶
在多媒体技术方面,我们这次用了许多的三维合成技术,运用三维模型来表现一种雕塑感,例如在《飞越大渡河》中,我们用群像铜雕的视觉方式去体现,而不是传统地使用纪实影片或者平面画面来呈现,这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视觉的新颖性。
刘威
在此次复排我们使用了诸多新技术,比如用多层影像来构成空间感,同时也使用了最新的三维技术,来呈现长征时的历史点滴。比如在《飞跃大渡河》中,大家可以看到我们用前方的纱幕,和后方的LED屏幕形成了一个泸定桥桥头的整个全包围式的空间,纱幕上有以雕塑的形式呈现的红军战士的形象,他们在火光的映衬下显得非常的伟岸和令人震撼。
在其他几幕中,我们也在1965年的经典版本基础上做了一些创新,受当时的绘画流派影响,经典的版本可能更以写实的形态来呈现画面,而我们现在做了一些更加写意和抽象化的处理,同时也实现了一些当时不能实现的动态化处理效果,生动的画面更能将音乐表达的氛围体现出来。
Q3.再创作过程中遇到的挑战?
唐铭
在舞台方面,我们的困难首先是较大的舞台加大了所需画面的精度要求,这无疑增加了我们制作的难度。其次,为了体现出舞台上的沉浸感,我们花费了大量时间与精力进行场景的渲染、制作。
同时,舞台呈现不仅是多媒体,在影像方面更要根据灯光和演员配合等因素进行考量与调整。这样一来,我们努力的方向是尽量营造出红军长征时真实的地理气候与环境,以呈现出一个综合多感的、完整一体的、甚至是打破固有剧场空间限制的舞台空间。
毕盈盈
此次的复排还有一大难点便是约8米高的巨大画幅,意味着对图像的像素要求非常高,这更加大了素材的收集难度。尤其是《祝捷》和《报喜》中的地点在红军长征中历史记载较少且较为偏僻,一个在陕甘的郊区,另一个在西藏和四川交界处名为甘孜的大草原。说到陕北,红军长征所见的当地窑洞与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实则大相径庭,我需要根据想象和事实,将当时破败荒凉、渺无人烟的场景还原,来让人有一种身临其境的真实感,这也是较为有挑战性的一点。
Q4.您在设计中是如何更好地考虑和做到视、听结合?
代晓蓉
在视听结合方面,我们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集体进行创作,对音乐的分析、音乐和画面配合程度,都是集思广益的,是大家思想凝聚的结晶。一切都是团队性的创造和建设,是充满了实践的创作。在集体思想凝聚的引导下,我们共同攻克技术难题,精益求精。所以在作品中,处处充满着集体主义精神,这是我认为我们创作过程中的精华与闪光点。
刘威
我们注意到这是一场现场演出的音乐会,视觉是其中的一个元素。因为我们感官的中心注意力点只有一个,所以在制作中,我们会拿捏创作的节奏,在音乐较弱的时候强调突出视觉;在以音乐为主体时,弱化视觉效果,造成此起彼伏的效果,以保证观众观赏的连续性和整体性。
毕盈盈
在多媒体的呈现上,值得一提的是《祝捷》和《报喜》两幕中多媒体表现出的时间上的变化,这体现出多媒体与传统的静态舞美很大的不同。比如从漫漫冬雪演化到春日融融时,通过多媒体营造的气氛,使色调慢慢变暖,带给人们冬去春来的温暖感。与传统幕布的静态切换不同,如今的多媒体技术能做到顺着音乐与时间轴进行推演,加上我在剧目中用了一个长卷,它更能让人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与沉淀,让多媒体与音乐达成时间上的完美契合。
本次演出的制作人、舞台总监、数字媒体艺术学院院长尤继一老师谈到:数媒作品有许多种类,《长征组歌》这样舞台红色经典剧目,应服从艺术本身、服务作品;于情合理,于艺达意;了解历史,读透作品。
长征,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远征,是史诗般壮举。创作新时代长征组歌,是我们对长征精神和1965年版长征组歌的致敬。故整个舞台视觉,追求厚重雄浑效果、环幕设计意在沉浸感,更富有冲击力震撼力。加上多媒体,灯光力求共同烘托出身临其境的观感更好地渲染作品本身。行军地图的展示,也更好地帮助当下人了解长征精神,体验想象长征的艰辛困苦和红军将士们坚定的信念,以及大无畏革命精神和革命的浪漫主义情怀。
理想、信念、团结、乐观、严谨、认真——这也是我们数媒学院立院之本,是我们半个月内完成学校交给我们的光荣使命法宝。我们一直走在专业建设的长征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