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可以束缚他的歌声。
“轮椅”似乎成了廖昌永的魔咒。5月15日晚,他又一次坐在轮椅上登台“上海之春”。一年前的“上海之春”,同样是在上交演艺厅,同样是“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独唱音乐会,同样是和钢琴家孙颖迪合作,同样是绑着支架的右腿,历史好像重演了一遍。
这次意外是因为一个月前的一次户外夜跑,夜跑是为了减重,减重是为了出演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原创歌剧《贺绿汀》。没料到途中碰上块大石头,右腿和右手都受了伤。伤势不轻,医生嘱他安心静养。但出于信誉,也出于对中国艺术歌曲的热爱,他又一次选择了在轮椅上歌唱。
学生们席地围坐在舞台周围,像是在听一堂课,也像是要保护他“脆弱的右腿” 刘戈琳 摄
到明年“上海之春”,廖昌永还要把“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音乐会办下去。到那个时候,“轮椅”魔咒能被打破吗?廖昌永笑着说:“明年4月一整个月,一定好好保护自己,再也不敢跑步了。”
不知谁在观众席里大声喊了一句,“廖昌永,你好帅!”
上交演艺厅只有400个座位,到的观众太多,根本不够坐,廖昌永的学生们就席地围坐在舞台四周,像是听一堂课,又像是要把他“脆弱的右腿”保护起来。从陆在易的《桥》《家》《盼》开始,每首唱罢,都是满场热烈的回响。当最后一曲《我爱这土地》唱完,“安可”不断,廖昌永激动地支撑起身体从轮椅中站起来,加演了一首《祖国,我慈祥的母亲》。周围的学生们也跟着他深情地唱起来,动人的歌声久久回荡。在满场掌声和欢呼声中,廖昌永深深地鞠了一躬,在学生们的簇拥中离开舞台。这时候,观众席中又有人喊了一句,“廖昌永,你好帅!”
加演《祖国,慈祥的母亲》,廖昌永支撑起身体从轮椅中站了起来。 郭新洋 摄
一到后台,廖昌永16岁的女儿给了爸爸一个大大的拥抱。“老爸太棒了!他从轮椅上站起来和大家一起唱歌的情景让我感到骄傲。” 身为“00后”,女儿对中国艺术歌也是非常喜欢。正在学习钢琴的她希望未来能和爸爸同台演出,为他伴奏。
除了学生和女儿,廖昌永还有不少年轻的忠实观众。其中,20出头的小伙子冀望从初中就开始听廖昌永唱歌。“唱得太好了,如春蚕吐丝,如高山坠石。不愧是‘亚洲第一男中音’。”冀望如今在中国美院学习中国画,在他看来,音乐和绘画是相通的,廖昌永的歌声足以入画。
奥地利男中音沃尔夫冈·霍尔茨马尔与钢琴家、声乐指导哈特穆特·赫特也来到后台祝贺演唱的成功。这两位都是诠释德奥艺术歌曲的大师级人物,两天之后将在上海音乐厅演绎舒伯特套曲《天鹅之歌》。哈特穆特说,廖昌永的演唱让他发现,中国艺术歌曲和德奥艺术歌曲有许多异曲同工之处,但也拥有独一无二的美。
《我爱这土地》让他忆起周小燕先生
《我爱这土地》是“音乐诗人”陆在易根据艾青1938年所作的同名诗歌谱写。“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首作品时长7分多钟,钢琴伴奏十分考究,演唱难度也非常高。陆在易对廖昌永当晚的演绎大加赞赏。要知道,得到挑剔严谨的陆在易的夸奖,可不容易。
陆在易说,这是《我爱这土地》2001年创作以来“最完整的一次演绎”。《我在这土地》唱完后还有一段精致的钢琴尾奏,在以往的表演中,高音一唱完,观众就迫不及待鼓掌,伴奏一慌乱,便草草了事。此次演出前,陆在易特地叮嘱廖昌永和孙颖迪,一定要忍住,即使观众鼓掌,也要一丝不苟坚持演完。所以这次,直到钢琴尾奏弹毕,观众席才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让歌声和钢琴的二重奏得以首次完美呈现。
22点,来后台祝贺的人群将要散尽时,廖昌永仍然沉浸在《我爱这土地》的旋律中。他说:“这首歌让我想起好多帮助过我的人,包括已经去世的周小燕先生。我当年之所以选择留在国内,也是因为周老师说,国内的观众也需要像你这样优秀的音乐家为他们歌唱。过去20多年的时间里,我扎根这片土地,不断吸收这片土地的养料,也深情歌唱这片土地。”
多年坚持,不断推广中国艺术歌曲
多年以前,廖昌永就开始着眼于“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的梳理。在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一个包含理论家、作曲家、歌唱家和钢琴家的团队被组建起来,专注于中国艺术歌曲的挖掘、整理和推广。开音乐会、录制唱片、编纂专著一样不落,为演唱提供可靠的范本,也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推动中国艺术歌曲的“经典化”。
廖昌永和钢琴家孙颖迪携手谢幕 郭新洋 摄
去年“上海之春”,廖昌永以赵元任的《教我如何不想她》开场,一连唱了17首上世纪20、30年代的中国艺术歌曲,那是“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的首场音乐会。今年,“中国艺术歌曲百年”系列第二场,特别聚焦“海上乐派”作曲家的作品。除了陆在易的作品,还有丁善德的《槐花几时开》和桑彤《天下黄河十八弯》等作品。廖昌永说:“这些作品都是向传统学习、向民族音乐学习的作品。只有扎根这片土地,才能创作出有时代精神、民族精神的中国音乐作品。”明年的第三场音乐会,廖昌永计划演唱贺绿汀的《嘉陵江上》、冼星海的《黄河颂》等1949年前的爱国歌曲,献礼建国70周年。
多年来不断的演出、不断的言说、不断的唱片录制,正在让越来越多观众了解并爱上中国艺术歌曲,这让廖昌永感到欣慰。但他知道,中国艺术歌曲的研究和推广仍有漫漫长路在前方。他的远大目标,是推动中国艺术歌曲走向世界,“不仅要成为中国的经典,也要成为世界的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