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首创的大型交响民族器乐剧《笛韵天籁》5月1日到2日在上海美琪大戏院上演,为观众讲述民族乐器笛子的发展演变,展现人类文明的进程。东方卫视艺术人文频道《今晚我们听音乐》邀请该剧制作人、主演、著名竹笛艺术演奏家唐俊乔,视觉总监、多媒体设计、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负责人代晓蓉,带我们走近“笛韵天籁”。
《笛韵天籁》将为现场观众真实还原距今8000多年历史的骨笛声音,演绎先民的所思所感。全剧以多维度创新音乐形式,与舞台表演及多媒体艺术深度融合,展现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精髓。 展现人的大善大美 《笛韵天籁》讲述中国原生的民族乐器笛子,从骨笛到竹笛的历史发展演变。全剧共分四幕,没有一句台词,完全以音乐来讲述故事,以音乐意象反映中华民族从为了“逐宍”杀戮动物的低层次生存追求,“作律”后弃骨笛求“竹韵”的文明进程。 “笛韵天籁”海报 中国笛子的发展史,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浓缩与见证。在1980年代中期,在河南贾湖县发现了大量用动物骨头制成的笛子。这些笛子距今有8000到9000年,更加令世界惊叹的是,这些笛子除了材质跟现在不一样外,它的形制跟今天使用的笛子非常接近。 试演现场 代晓蓉提到,《笛韵天籁》被赋予了戏剧的一些特征,舞台上的视觉呈现,均以音乐为逻辑进行展开。如何交代抽象的音乐情感、戏剧的角色冲突和基本的场景、地点,十分具有挑战性。导演、编剧徐瑛用笛子从远古时代的骨笛发展到现代竹笛的过程作为乐音的演变过程,凸显出人与自然之间大善大美的高远立意。 层层推进的四个篇章 这部用音乐表达剧情的作品分为四个篇章,第一幕“逐宍”,第二幕“作律”,第三幕“竹韵”,第四幕“天籁”。 第一幕 逐宍 剧照 在第一幕,观众可以感受到先民狩猎及日常生活的情景;第二幕则是引用了民间关于黄帝命伶伦伐竹作律的民间传说,徐瑛导演把这个故事更加戏剧化,设计出了一位女神的存在,通过乐神的指引,让伶伦放下骨笛拿起竹子,并通过竹子与鸟的叫声,找到了律的存在。 第二幕 作律 乐神 剧照 第三幕讲述了幻化成乐伶的乐神与伶伦穿越到明代所幻化的年轻公子之间的跨越时空的、抽象的爱情故事,音乐非常唯美。第四幕的旋律取材自著名作曲家郭文景创作的竹笛重奏作品《竹枝词》,展现了当代竹笛发展潮流。 寻找身体的韵律 全剧除了饰演“乐神”的唐俊乔和饰演“长老”的蒋国基两位艺术家之外,所有演员都来自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两个多月的排练过程中,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没有一天缺席,这一次的演出经历,也将成为这些年轻演奏者职业生涯的高起点。 第三幕 竹韵 剧照 在《笛韵天籁》的演出过程中,因不同乐章的需求,表演者们需要完成两支笛子的替换,然而这还不算最困难的部分。主创团队中,有来自中央芭蕾舞团的一级舞蹈编导费波,由其担任全剧演员的舞台形体指导,在他的帮助下,演奏者们逐渐找到了自己身体的韵律。 第四幕 天籁 剧照 唐俊乔说,平时她根据自己的舞台经验来实施教学,但经过费波对演奏者们的指导之后,他们每个人都有了巨大进步,在演奏时展现出了完全不同的面貌。这次尝试不仅是关于音乐形式变化的尝试,对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的教学也有着深远影响。 精良的舞美设计 此次的舞美及多媒体制作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由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数字媒体艺术学院负责人代晓蓉教授担任视觉总监。四幕主题虚实结合,既有场景的交待,也有意象的渲染,充分体现了音乐与视觉的跨界融合,重构再造。 第四幕 天籁 多媒体 千里江山图 在这样一部史诗性的叙事诗中,每一幕的音乐都各具特色。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数字媒体艺术专业的学生,通过对音乐情感的理性分析,用当代人的审美对远古时期的情景进行诠释。充满阳刚的第一幕,柔情似水的第二幕,唯美、极简的第三幕,极具震撼与挑战的第四幕,最后以宋朝的《千里江山图》作为大场景结束。 第二幕 作律 多媒体效果 《竹枝词》本是用“竹”来表达中国人的风骨气节,也是中国文化魅力的一种表达,以《竹枝词》作为最后一个乐章“天籁”的配器让这部剧有了更深层次的意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