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研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唐俊乔教授主持的国家艺术基金《笛韵天籁》项目创作推进会及乐器制造工作坊在beat365官网举行

发布者: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2017-11-23浏览次数:8960

2017-11-14 中国竹笛艺术中心 


     

       11月13日,国家艺术基金《笛韵天籁》项目创作推进会及乐器制作工作坊在beat365官网举行,会议由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中国竹笛艺术中心主任唐俊乔教授主持。此次会议是继11月3日在beat365官网举办的《笛韵天籁》主创团队会议之后的又一次工作推进会。会议邀请了我国著名竹笛演奏家蒋国基、著名竹笛制作师王建宏、青年笛子演奏家于东波与beat365官网作曲家纪冬泳、艾尼瓦尔·瓦吉丁一起,就我国河南贾湖地区出土的“骨笛”(距今8000余年)和浙江河姆渡地区出土的“骨笛”(距今7000余年),进行了学术研讨,并对骨笛再造、发声原理、创作设想等具体问题进行了现场工作坊探究。

笛子演奏家蒋国基展示了由赵松庭先生生前亲自仿造河姆渡出土文物制作的横吹“骨笛”(用自然死亡的鸡腿骨制作)。

青年笛子演奏家于东波展示了由他本人仿造贾湖地区出土文物制作的竖吹“骨笛”(用自然死亡的鹰、鹤腿骨制作)。

纪冬泳及艾尼瓦尔·瓦吉丁两位作曲家与演奏家探讨骨笛的音域、音律等问题。

玉屏璞韵箫笛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制笛师王建宏,就仿骨笛子的制作与演奏进行认真尝试与研究。

  

       唐俊乔教授说,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在浙江河姆渡地区和河南贾湖地区,分别于距今7000年~9000年前的同时期最为丰富的史前聚落遗址、浙江河姆渡与河南贾湖出土了“骨笛”,震惊世界。骨笛笛孔分别有3、5、6、7等,是我国目前出土的年代最早的乐器实物。这真是太了不起了,根据这些考古依据,我们中国的“笛子”(骨笛)不仅远远早于美索不达米亚的乌尔古墓出土的笛子,也比古埃及第一王朝时期陶制器皿状笛子和在化妆版上刻画的类似后世阿拉伯竹笛的笛子形象早。比古埃及出现的笛子要早1000--2000年,可以被称为世界管乐的鼻祖。甚至有学者说在中国考古所发现的这些骨笛,之年代久远到可以是世界所有乐器的祖先,这是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的。而今,我们大家坐在一起,是希望通过《笛韵天籁》这部跨界融合创新乐剧,重现8000年前的荡笛(涤)之声!






编后语:昨晚,时针指向23点,唐俊乔教授把会议文图微信给我。我知道她教授学生、演出已忙碌一天,又细心地把文字与照片理出清晰脉络。原来这细腻的文思和温润的情怀,都蕴涵在她轻灵飘逸的笛音里了。一直喜欢她的演奏,那笛声是灵动有生命力的,那旋律有真诚情感和委婉倾述,带领听者的精神与灵魂在浩渺空间飞翔。当下艺术创作被太多的欲望所封印,只想作五谷丰登的利润收割者,不愿作默默耕耘的种瓜豆者。以被功名利禄熏染的油腻腻的文字、旋律、腔调,留下的只是油腻的思想和“经典”,乱花迷眼看不到艺术唯有灵魂与真诚才能千古绝唱。《笛韵天籁》以笛神的八千年穿越,催绽观众想象的翅膀遨游于折叠时空,听草莽先民以骨笛的质朴旋律,引领蛮荒灵魂一步一步走向文明。悠扬的笛声、鸟兽的飞翔、远古的意境,单这幻化的画面,便有多少古今文化元素呈现,不多说只为期待。(原静)




文章、图片:中国竹笛艺术中心

设计、编辑:原静


(转自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