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传统 亲历当代
——第二届“听见中国·中国传统元素交响音乐会”
2016年11月15日(周二)晚七时三十分,由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主办,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作曲系及其作曲高峰团队承办的第二届“听见中国·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交响作品音乐会”如期而至。指挥家张亮与上海爱乐乐团携手演绎,来自英国、波兰、美国、新西兰和中国的八位青年作曲家用音乐描绘了他们心目中的中国文化意境,让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作曲家听见中国;让中国传统音乐元素为当代音乐创作注入灵感。
除了音乐会之外,“听见中国”项目还包括中外学生作品交流会、中国传统乐器工作坊、昆剧艺术考察等相关活动。这些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美国耶鲁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波兰罗兹音乐学院和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作曲家走进上海昆剧院,穿戴上昆曲服饰,近距离与中国传统艺术面对面。
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项目,来自世界各地的年轻作曲家们,以不同的角度体验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并呈现出自己的创造。
在媒体见面会上,青年作曲家们畅谈了从中国传统音乐的原生态音响中聆听、捕捉讯息、深掘考究并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与体会。
“听见中国”的项目策划与艺术总监、上音作曲系主任叶国辉教授介绍,该项目的最大特色就是让国外年轻的作曲家深度感知中国文化,他们在根据指定的中国传统音乐元素进行创作的同时,还要参加与中国传统音乐、戏曲相关的系列活动。他认为,近年来国际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但“低龄化”不足,推进与国外年轻学者的交流,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未来会持续凸显与放大。
本届“听见中国”延续了音乐创作素范围(中国传统音乐原生态音响素材)及感受方式(原生态音响聆听)的限定,但依稀可以看出,被看作“中国传统音乐之源”的民歌成为了今年创作的热门素材。相较于去年戏曲唱腔占据5/8的情况而言,短小精干的民歌显得更加亲民且完全不失传统风采,比如今年的“小河淌水”([英]Alexander·Ian HO《消失的点》——为二胡与管弦乐队而作)、“猜调”([美]Natalie Dietterich《Gust,Unseeing》——为琵琶与管弦乐队而作)和“小白菜”([美]Chris Molina《小白菜·大城市》——为笛子与管弦乐队而作)、“三十里铺”([波]Adam Lewandowski《陕西回想》——为管弦乐队而作),四首民歌“两南两北”的地域分布,无形中体现了我国自古素有的“南北差异”这一意趣。
除了由[中]霍霏霏依据京剧《空城计(抚琴退兵)》唱段为参照,创作的《京剧<空城计>【西皮三眼】》——为京剧老生与管弦乐队而作,保留有人声唱腔以外,从人声输入向器乐输出的创作方式似乎成为本届音乐会的一道新风景,如“小河淌水”(二胡)、“小白菜”(笛子)、“猜调”(琵琶)、“三十里铺”(管弦乐队)。另有以3首作品以少数民族音乐为创作素材,如彝族“阿细跳月”([新]Louisa Nicklin《月光幻影》——二胡与管弦乐队)、维吾尔族“十二木卡姆·乌夏克之木凯迪曼”([中]孙钟瑜《远方》——低音提琴与管弦乐队)、蒙古族长调([中]张艺馨《牧人语》——为管弦乐队而作),其创作思路也从彝族弦子、蒙古长调和马头琴以及维吾尔族萨塔尔等多元音响中汲取养分,转化为管弦乐作品。
由于活动举办更加成熟,作品创作的时间从去年的两年以内缩减至当年的“新鲜出炉”,这是“听见中国”项目组对本届青年作曲家提出的新要求。变戏曲为民歌,为外国青年作曲家提供了又一个了解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窗口,民歌这一相对易于接受的原生态素材,或许能使异国他乡的青年作曲家们获得更多自身施展的空间;本土青年作曲家更为广泛地接触少数民族音乐,以实现和推动“多元创作实践”、“文化交融与传播”在中国当代音乐创作中的自身发展;由不同作曲家依据同一唱段进行创作,可以看出本届音乐会对中国传统音乐国粹经典的再诠释、再创作及再演绎有了新的考量。
叶国辉教授介绍,自去年举办首次活动以来,“听见中国”项目产生了16部与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有关的作品,16位年轻的作曲家分别来自六个国家的8所著名大学,包括英国剑桥大学、德国汉堡戏剧与音乐大学。目前,项目计划第一期已经编制到了2020年。入选2017年“听见中国”项目的学校有:匈牙利李斯特音乐学院、莫斯科音乐学院、新加坡杨秀桃音乐学院、奥地利萨尔茨堡音乐学院等。‘听见中国’通过音乐的交流让国外年轻的作曲家感知中国文化、爱上中国文化。近年来国际音乐学术交流日益增多,但年轻学者之间的交流还不够。让年轻作曲家了解中国,在创作中运用中国元素,其潜在的价值和意义在未来会持续凸显与放大。“听见中国”项目逐渐向尽可能多的国家辐射,预计在未来的十年间,项目所涉及的国家将达到50个,并产出大量作品,实质性推进中国当代音乐创作在全球跨文化语境下的实践与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