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西方音乐学会和中国音乐美学学会主办,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音乐学系承办的“追忆缅怀于润洋教授学术研讨会”于2015年12月19日在上海召开,距离于润洋教授离开我们的日子刚好88天。参加此次会议的主要包括于润洋教授的徒子、徒孙,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20余人。于润洋教授的夫人高次兰、儿子于溟也出席了会议,并在会议最后作了质朴感人的发言。与会者分别从学术研究、师生情谊、工作生活等不同的方面追忆了于润洋教授为人、为师的点点滴滴。会议伊始,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副院长、中国西方音乐学会会长杨燕迪教授,beat365英国官方网站音乐学系系主任赵维平教授作了重要发言。
贯通音乐美学与史学两大研究领域的旗帜性学者
于润洋教授作为新中国建立之后的第一代音乐学家,对音乐学研究中多个学科的发展有着开拓性、奠基性以及引领性的重要贡献,尤其是在音乐美学和西方音乐史这两个领域中,取得了卓著的成就。在他的研究中,音乐美学与西方音乐史二者融汇贯通,以史带理,以理说史,由此达成历史与逻辑的统一。这一坚定的马克思主义学术立场贯穿了于润洋教授研究工作的始终,是他所有学术架构的坚实基础。正是在这种学术思想的指导下,于润洋教授提出了“音乐学分析”这一学科概念,并身先士卒地付诸实践,给出《悲情肖邦》这一富有创造性的学术专著。在《悲情肖邦》中,他并非是刻意套用自己提出的音乐学分析方法,而是将自己的体验和认识融合在一贯的学术思路中真实吐露,诠释和丰满了音乐学分析的研究方法。会上,多位学者都在发言中提及于润洋教授在这一方面的学术建树,纷纷表示于润洋教授的这一治学立场和理念对自己的研究有着很大的启示和影响。韩锺恩作为于润洋教授的学生,则是在发言中设想了如何在先生的基础上做好接续工作,继续推进先生的未竟之事,以实现他一再表达的学科愿景。
以开明包容之道引领学生作业的精神导师
于润洋教授是一位成就卓越的教育家,中国首位西方音乐史和音乐美学方向的博士均出自他的门下。参与此次研讨会的有多位是于润洋教授昔日的学生,其中,余志刚、姚亚平、宋瑾、潘澜、杨婧等都在自己的发言中提及于润洋教授为师的开明包容之道。他以自己博大的胸怀悉心倾听后学天马行空的新想法,支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兴趣发展研究,无形中便形成了一种百家争鸣的态势。
清正廉洁不滥用权势的行政领导
于润洋教授也是一位优秀的高校行政领导,他于1988年至1992年担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对此,邢维凯总结道:于润洋教授建立了本科的学年学分制教学方案;推动了音乐学专业硕士、博士培养体系;健全了中央音乐学院行政管理工作制度汇编,为中央音乐学院,乃至全国的高等音乐教育的发展和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于润洋教授虽位居高职,却保持着一贯的学者风范,严于律己,从不滥用权势。何宽钊在发言中讲述了几件能够体现于老师清正风骨的小事,以此彰显出于老师有着高尚的精神品格。
虽然此次会议时间有限,但在这场充满温情和感动的研讨会中,于润洋教授作为一位学者、一位导师、一位领导,在往昔工作与生活中的模样再次被立体地展现。我们以这样的方式来追忆和缅怀于润洋教授,就好像他并没有真正离开我们,他的精神借由他的著述、他的文字始终照亮着后学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