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至今已举办了32届。作为上海本土音乐人,我也少不了参与其中;每次参加,颇有一种小时候读书时汇报表演的感觉。
要说“上海之春”之所以区别于中国其他以古典音乐为主的音乐节,主要在于其力推新人新作的宗旨。每一年,观众们总是能在上海之春的舞台上看到不少新面孔,听到不少新曲目。
2012年,作为“新人”,我参加了当年的上海之春开幕式,并与上海爱乐乐团演出了“新作”——钢琴协奏曲《山林》。其实《山林》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新作”,刘敦南先生这部作品早在1981年便获得了中国首届交响乐作品评选的金奖。不知何故,这部可听性很强的协奏曲在相当一段时间内归于沉寂,以至于我们重新排演时不少人觉得“新”。那场音乐会上,我与比我大一届的上音校友指挥家张亮先生合作,把这首于1979年6月在上海首演的经典之作带回了家。
2013年,我再次参加了上海之春开幕式音乐会。这场开幕式音乐会与往年不同,主要由上海培养的、在国际大赛上获奖的青年艺术家们担纲主演,余隆大师和上海交响乐团压阵。演出的地点从大剧院换到了当时刚重新启用的文化广场。在后台,与蒙拉、沈洋、冠群等同窗聊得风生水起,上音人又一次欢聚一堂,故友重逢的景象也仿佛是上海之春的某种缩影。
这一年的上海之春闭幕式音乐会由到访的捷克布拉格交响乐团献演,我参与其中,与这支乐团合作演出了格里格的A小调钢琴协奏曲,下半场则是乐团演出德沃夏克的第九交响曲《自新大陆》。捷克乐团的热情洋溢和浪漫奔放对这样的曲目来说是再合适不过的,有些乐团一旦找对了曲目,演起来得心应手的程度即便与那些一流天团相较,也堪称不遑多让。值得一提的是,这一年的“上海之春”,从我个人而言算是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善始善终”:我既与上交一起参演了开幕式音乐会,又作为独奏家,与布拉格交响乐团在闭幕式音乐会上演出——这种情况还是比较难得的。
今年的上海之春,我再度与上海爱乐乐团及指挥家张亮合作,演出我国当代作曲家张朝先生的原创钢琴与乐队作品《中国之梦》。我第一次听到这首作品,是在担任2014年央视钢琴大赛评委时,两位小选手演奏了该曲的钢琴独奏版,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赛后,我与张朝先生聊起这部作品,才得知这部作品的原作是钢琴与乐队版本。作曲家能在合适的机会,把钢琴与乐队版演出来,介绍给大众。我当时慨然应允。之后上海之春再度邀约时,经过考虑,我觉得倒不失为一个恰当的时机来推出这部作品,因此向组委会提议。其实,每一部新作的推出,都会承担一定的风险,这一点我也是很明白的。但我的初衷是,既然上海之春的主旨在于力推新人新作,那么作为演奏家,就该在这样的平台上积极实践。
感谢上海之春,这些年来给真正致力于推广中国当代音乐创作的人们以更多的鼓励与信心。
孙颖迪